分卷阅读10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矾水, 据医经记载, 性寒, 味苦,可解毒止血,若以矾水书写,晒干之后,字迹会消失,浸水后,复又得见。

简青竹止住了哭,匆匆端了水盆过来,一页又一页,浸湿了纸面,一一查看。

矾水写下的字迹七零八落:丙辰年,卷五医典,疑难七解……

简青竹起初看得云里雾里,转念又想,昭元十八年仿佛就是个丙辰年,而医典,是指简氏医经么?

当中卷五,可简氏医经无卷目,难道是指昭元十八年的医札?

疑难七解,简氏医经倒是有此经目,具体讲的是什么呢?

她脑中仔细回想,记得七解讲的是七症,男子精弱,不育七症。

这是何意?

简青竹想得头晕目眩,依旧想不明白,简丘为何要以矾水录下笔迹,这本医书,还有谁看过么?阿爹看过么?

即便她翻来覆去地想,也始终想不明白,唯有,唯有先将昭元十八年的医札卷五寻到,兴许方可解此疑问。

*

又过数日,朝野之中,仍然争论不休,王位继承者难有定夺。

京城之外却生了变数,有两万余人忽聚于京郊的盘云山下,号称其为“四方义士”自四方而来齐聚京城,清君侧,扶新帝,挂了旌旗,上书“愍”字。

离盘云山最近的守军锦州军不动如山,任由两万人屯兵京郊。

皇城之中,一时之间,流言甚嚣尘上,有人议论是大殿下在猎场杀了皇帝。是儿子不孝,杀了亲爹。

饶是如此,京中禁军卫戍十六卫亦不出城,只在城中高台眺望警戒。

朝野之中风向陡转,拥立庆王的声音愈盛。

大殿下当堂驳斥流言,却因背部刀伤未愈,难以为继,昏睡了数日。

盘云山下的四方义士往南而下,直抵京城北门之外,山呼“清君侧,立新帝”。

皇门之中,栖栖惶惶。

坤仪殿称病,一直闭门谢客。

大殿下将将转醒,便急欲往宝华殿中去。

留青宫中,一连拖了数日,今日,周妙不得不出宫往将军府去了。

临走前,她还需去典茶司取她落下的几件行囊。

行至典茶司外不远的廊桥处,她便听身后传来一声脆生生的呼唤:“周妙。”

是个孩童的声音。

周妙回身望去,见到了一身白衣的庆王,朝她奔来。

他的身后跟着一连串的宫人,随他奔跑,亦是疾步而来。

庆王的小脸上露出灿烂笑容:“你叫周妙,本王记得对吗?”

周妙心中一跳,埋头道:“庆王殿下好记性。”

他拍拍手道:“妙极。”又问,“此际,你要去何处?”

周妙便答:“有差事欲往典茶司去。”

庆王眼珠转了转,说:“我要去宝华殿见大哥哥,你陪我去。”

周妙垂眸道:“殿下恕罪,确有差事在身,不能随殿下同去。”

庆王哼了一声:“本王说的话不管用了么?”

话音落下,他身后的宫人上前,一左一右地将周妙囿于其中。

此时再和他争辩,绝对没有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