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按理说这些生物都不会这么快就死亡的才对,而且他取水的时候观察和研究过,海水的发光现象就像是投影,原本漆黑的海面就是一块幕布,所以他无论怎么装水,装进水瓶的水都不会发光。
他抬头扫视四周,都不曾发现有无人机的身影,如果有无人机,还可以说这一幕是由无人机投影形成的,——不,行舟岛的海域面积这么大,能投影出数百公顷面积发光效果的无人机至少得得上万台。据他对无人机表演的了解,这一场下来得花费五百万元以上,行舟岛真的这么财大气粗?
商人逐利,花费这么多钱,只是为了秀一秀高科技?还是为了给游客一场视觉盛宴?可如果只是为了吸引游客,那行舟岛为什么会在接收游客的人数上一直卡着两千人以下?两千人的门票也才四万元,哪怕都在岛上消费,也才一百多万营收。
还有“海滋”现象也是至今都没有找到什么原理。
还有种说法是“海火”的出现会伴随着海啸和地震,所以科普博主查到了海啸预警中心的电话,他把他的忧虑跟值班员一说,对方也予以了重视,立马对这个时间所监测读取到的海洋环境数据行进分析,同时也查了全球范围内的海底地震信息。
八个小时后,天色渐亮,科普博主也从睡梦中醒来。
此时他的手机早已被人打爆了,不过他昨晚熬太晚,难得把手机静音了一次。
他打开未接来电,刚准备回电话,预警中心的电话打了进来,他匆忙接电话,却被告知,经过省及油市的预警中心监测分析,目前南海区域未有海啸灾害的发生,并且72小时预报也没有海啸灾害。
全球范围内的海底地震都不会影响到岭南省,让他放心,至于“海火”情况,他们已经接到了相关的电话,已经联络相关人员去调查了。
科普博主重重地松了口气。
挂掉电话后,他同事的电话打了进来,告诉他行舟岛因“海火”一事又上热搜了。
对此,科普博主并不意外,他甚至发现有网友因“海火”形成的原因而险些引发恐慌之时,行舟岛也及时地出面辟谣,用预警中心的监测分析结果证明油市,甚至岭南省附近海域不会有海啸的发生。
科普博主总觉得自己遗漏了什么,等他想起自己取回的样本,进行查看时,他却呆住了,——他取回的样本跟矿泉水一样清澈,以至于他以为这就是一瓶矿泉水。
“不应该啊!如果发光现象是由于细菌或浮游生物大量聚集而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哪怕它们离开海面之后就死了,那我当时取回来的水也绝对不可能这么清澈!”科普博主鸡皮疙瘩冒了出来。
回想起昨天下午他下海体验潜水的经历,越发觉得这一切不可思议地超乎他的知识范畴。
他起床去海边,发现这儿的海水依旧蔚蓝清澈,仿佛昨夜的发光现象只是一场大家做过的美梦。
可周围那些讨论的声音,清晰地告诉他,那不是梦。
——“啊,太浪漫了,好想再看一次啊!”
——“能来这里旅游,见证这一幕,真的太幸运了!”
——“听说‘海火’的出现都会有海啸,要不我们还是先走吧?”
——“安心啦,我以前也在海边看到过海火,也没见有海啸或地震啊!况且,如果海火的形成原因这么简单,可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科研人员过来调查?”
科普博主因她们的对话而把目光投向了码头,看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