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现在,静塞军驻防在哪个州啊?”赵士程好奇地问。

瞬间,种舅舅脸沉了下去,叹气。

赵仲湜倒是给了解答:“静塞军嘛,先是伐辽损失惨重,后来澶渊之盟,宋辽百年无战,马政废弛,这没了马,当然也就没了什么铁骑。”

赵士程瞠目结舌。

“不过别急,”赵仲湜笑道,“那辽国的铁林军也没好到哪去,早成了权贵弟子混军功之处,如今更是不堪,一年十二月,十一个月都跟着当今辽帝四处游玩,朝廷都不担心。”

这也是如今朝廷群臣都不急的原因,相比之下,今上比那辽主,还是要好上几分。

赵士程一整个无语住了,这老天真的是给金人开挂,但又一想,风水轮流转,老天其实也待大宋不薄,澶渊一战时,目标素来随缘的床子弩就那么恰好把辽军元帅给命中了,促成了澶渊之盟,而到一百多年后的钓鱼城,又命中了蒙古大汗蒙哥,不但给南宋续了二十年,还间接把欧洲给救了。

一个朝代,能接连遇到两次命运之箭,还要什么自行车?

接下去的回程,赵士程便开始想到了先前与宗泽的约定。

这些日子,他也算看到了密州穷苦村落是如何生活——这里别说小镇了,便是村子,都有一米多高的村墙,哪怕不是土墙,也会用篱笆、木栅隔出来,不止是防范盗匪,还要小心山中的虎狼野兽。

宗泽说,可以在新镇设立一只乡军。

乡军是最低等的士卒,一般从农人中征收,每月发两升米,差不多就是一百文钱,但是会在驻守的地方给每人两顷地——没有开垦那种,乡军还得自己带着家人去开垦耕种,负担极重,因此乡军战斗力十分低下,头领可以是县里任命,也可以是其中有威望的自己推举。

原来他准备是让他们成为职业军人,但现在想一想,如果给没开垦的地,那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准备弄的盐田呢?

如果每人有了几亩盐田,那种产出,为让他们拼死护卫盐田吗?

甚至,给他们一些铠甲?一些刀剑?或者,一些小炸药包?

第41章 这是什么事?

大观二年的八月初三, 赵士程一行人结束了近一月的外出旅游,带着沿海的地形图与大量的海货回到了家中。

当家主母一边心疼儿子晒黑了,一边把老赵一番埋怨, 嫌弃他没有照顾好儿子, 随后便把老公提溜到一边, 不经意地提起了今年蜡林丰收, 收入预计超过三万贯, 扣除先前的人力、土地、林木成本、也是赚了近两万贯, 老五快十五岁了, 估算着可以给朝廷里的儿子活动一个好一点的官位。

赵士程在一边正大光明地听着,心里打算着要快点动手才是,做为宗室子,那位没见过面的五哥只要满十五岁, 就自然会升迁成某个州的六品团练使,再到二十五岁, 升成五品的防御史, 三十五岁成为四品的观察使, 四十五岁当三品节度使,五十五岁基本就是郡王、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之类的高官。

但这些官都是只领巨额薪水的, 屁正事没有, 所以,在哪里当官其实没有区别, 也就是离家近一点远一点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