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很快到了七月,这一天,陈行舟正代替王洋处理一些杂务,而王洋坐在一边的椅子上,悠哉游哉地一边品茗,一边翻看小报。
有一说一,这个师弟真是太勤快了,做起事来从不拖拉,胆大心细,老师对他太好了,居然找了这么勤快的师弟来帮他!
真是无以回报。
来自京城的小报上,刊登了一个新的消息,王洋看到消息时,带着复杂的神色,对师弟道:“咱们这里,怕是又有流民要收拢了!”
陈行舟先是一惊,然后心中一动:“又是哪里遭灾了么?”
郭药师还有几天就回来了,是不是,可以在师兄这里劫些人,去建新城?
王洋将消息指给他看。
陈行舟认真一看,报上刊登的是内廷建立了一处名为“稻田务”的机构,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现有手上的田契不算,要找这田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交易过户时的原本的田契,如果拿不出中间的交易记录和原本开荒时的契约,就要增加租赋,或者直接将土地收为稻田务所有。
并且,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塞的地方,都定为田地,要求百姓租佃,这个法令,从京东西路的汝州开始,同时,京东东路的梁山泊,现在也归公有,在这里捕鱼需要按船定租税,若有违反,以盗窃罪论处!
陈行舟险些气得吐血,恨声道:“这等恶行,朝廷怎么做得出来!”
谁会保存原初的田契?
这几乎就是赤裸裸地强夺民田!
还有梁山泊,绵亘数百里,周围数州百姓,在这里依靠捕鱼为生,这样的法令,又会令多少贫民难以为生?
王洋也忧虑道:“先准备着吧,如今新镇很是有名,又紧靠京东西路,以后,怕是每日都有百姓,要走过数百里前来求活了。”
陈行舟点点头,捏紧了那张小报,胸口有一团怒火在蔓延,却又不知向谁发泄。
他知道自己不用担心民户来源了,但他一点也不开心,一点也不!
第120章 上梁很正
陈行舟踏上北上的船, 是在七月底。
王洋知道他的任务后,先是难过,然后便打起精神,表示支持好友北上干出一番大事业——其实不用说, 他也知道陈兄弟是不可能在他手下待太久的,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若不抓紧时间,岂非是蹉跎岁月?
于是两人饮了一番送行酒后,王洋拉着朋友在码头叮咛万嘱咐,谈起了以前,说起以后, 等得过来取货的郭药师很是不满,嫌弃了两人矫情得太过矫情, 暗搓搓刺了几句,这才分开两人,让陈行舟上了大海船。
王洋则在码头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现在还教导不出陈兄这样的弟子, 别的不说, 小师尊教导出来的人物,真的与众不同, 想来应该是小师尊教的东西,自己还未全然融会贯通,得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