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上阵,堵河口那么危险的事情,他们系着绳子就下水了,没一个后退的。”

“那怎么一样呢,”郭药师撕了一块肉,慢条斯理地嚼着,“把那条河截弯取直了,下边上千顷的地都不怕被水淹,为了土地,一家出一条命又算什么。”

耶律雅里托着头捧着脸,感慨道:“你们总是那么有道理,真是我的张良和韩信,咱们一定能做一番大事业。”

郭药师想到千里之外的某个人物,轻咳一声,移开了视线,不说话。

什么大事业,你就是陈行舟找的幌子,他的心全都在他师父身上呢,你这真心,还真是放错了地方。

而对面,陈行舟则是迎着耶律雅里信任的目光,微微一笑:“您说的是。”

一顿饭吃完,郭药师悄悄溜到陈行舟的房间里,见他又在写信,不由得翻了个白眼:“这大雪天,鸽子都飞不出去,你写这么多信做什么?”

陈行舟淡然地放下笔,平静道:“每天给师尊写的信,是我梳理心绪的最好手段,师尊料事如神,他说过女直起事就在最近一年,咱们得早做准备。”

郭药师眼睛一亮,忍不住搓了搓手:“那这是,要和渤海人打一场么?”

陈行舟点头:“渤海遗民不听撒鸾调遣,将来女直动乱,不会成为助力,反而会成为麻烦,再者,将来辽国大乱,撒鸾的身份,是咱们一张底牌,也会是最大的风险。”

郭药师越听越不对:“你这是,想做什么啊?”

陈行舟笑而不语。

他只是觉得,如果能拿下辽东连带幽云,再归附大宋,必然能在朝廷身居高位,给师尊带来无穷助力,实现他匡扶天下的大愿。

让小师父不必再去指望一些不懂他理想宏愿的半路和尚。

他才是师门中的第一人。

第135章 舍得

政和三年的新年, 极其寒冷,滴水成冰,赵士程一个冬天都不想出门。

上元节的灯会因为大雪而耽搁了, 密州城整个冬天都在和雪作斗争——许多老旧的房子不及时除雪, 就会被大雪压得坍塌,道路不除去积雪,城市就无法运转。

所以, 只能在家里写写实验过程, 指点因为寒假而赖在赵府不走的王洋一些知识。

王洋最近的写的教程已经粗具雏形,在赵士程的影响下, 他的书都是以尽量让普通人都能看懂的语法写成的。

第一条当然是写一个综述, 王洋在扉页写的是自己和老师一起探讨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有所感悟, 所以将自己知道的东西记录下来, 作为将来反省己身之物。

赵士程看得很头大, 这差不多就是拿着写“子曰”了, 这种名声他可吃不住, 于是勒令将来王洋出书时不能有这一段。

王洋有些失望,答应了,但表示自己私下写一本,这总没有问题吧。

赵士程当然不会计较这些小事,同意了。

书本第一卷 是王洋独自发挥, 他先用一个小民的视角, 阐述了普通农人的一生,然后再从这个角度解释农人的生活为何困苦, 解释了“价值”的含义。

然后便是写出了工业与农业的意义, 土地集中的危害, 甚至在其中提出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王朝周期律。

接着才是阐述如何扩大生产,如何避免天下大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