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会偶尔脑补,儿子说给他建一座雄城,让天下之物,在此地应有尽有。
啧,也不知自己老死之时,能不能看到。
然而,这种悠闲并没维持多久……
“什么,购买矿山?”赵仲湜嫌弃,“这种有伤天和的事情,你自处理便是。”
种氏叹息道:“你又不是不知虎头那性子,他都忙成那样了,你岂能脱得了身,早些给自己寻些小事,虎头看在你是父亲的份上,说不得便不来骗你了。”
赵仲湜叹息道:“夫人啊,你且信虎头,他给咱们找的事情,咱们定躲不掉,你若现了一丁点的愿意,他必会得寸进尺,让你一刻不得闲,咱不找这麻烦,趁着那不孝子还没盯上咱们,得过且过吧!”
第145章 风云将起
厢军, 是大宋建国以来用以收拢流民、避免起义的手段,他们同时也是禁军的补充, 既负责维持各地治安,同时也是国家的工兵,无论是水利、园林、军械、运输、造船,通通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在偏安的百年时,无仗可打的厢军们就成为了各地军头的私兵,军头们会克扣人数,私吞军饷, 也会将他们租赁出去, 颇有后世包工头的风范。
尤其大宋的厢军在做工程方面, 堪称天下第一, 在赵士程大方地给足了工钱后, 汾河下游的工业园区便飞快地建立起来。
先是挖水渠, 然后是造砖窑, 再然后是各个工坊, 还有密集的宿舍和排水渠。
宿舍小楼依然是两层,有钱任性的赵士程这次没用木屋,而是大方地全用了砖石楼, 二层的地板用了木头, 算是一户两室,上楼不是公梯,而是自家墙角加个木梯子,至于二楼是住还是放东西,都凭自愿。
至于老赵想要大园子——赵士程在水池边给他修了个带篱笆的两层小院, 种上树木花草, 让他可以每天顺着池子边的路转悠, 这就算是给他的园子了。
做过工程的都知道,只要钱跟得上,那建筑速度,绝对惊人,赵士程先修起的炼焦炉,在其他工坊还在修炉子时,炼焦坊已经点火开炉。
……
六月的清晨,天还未亮,田中小麦已收,汾河两岸的大片田地都种上了豆子,草木青翠,盛夏的热气还未开始,小峪村农人们却已经早早地起床,在村口集合。
他们带上装满水的葫芦,穿上布鞋,在一位男人的吆喝下,向南边走去。
一名八九岁,流着鼻涕的小孩子屁股上包着一块打着补丁的布,赤着胳膊混进了队伍里。
“石头你怎么又跟来了!快滚。”带队的中年男人生气地吆喝着。
“爹!我能挖泥!”那小孩大声道,“我做得多,吃得少,能行的!”
“不行,人家说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