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图纸和工艺散播出去,由整个大宋的工业来承接生产,这样良品率或许会下降,但产能,绝对会爆发到让人震惊的程度。
至少不会是这样的一年几千支的数量,这点量顶什么事啊。
不过,颗粒火药是绝对的机密,不能泄露。
想到就做。
很快,他找来自己的讲义司手下,讲了这件事情。
他的小弟们显然有些踌躇,来自蜀中何栗小声地问道“官家,这枪械之物,乃是利器,若是四处散播,流传出去,让金国获得,该如何是好?”
“那不是更好么?”赵士程微笑道,“我们会在最擅长的地方,打败他们。与其考虑这个,不如考虑这些东西若是流落到民间,会惹来多少麻烦,这事,你们可得管好才行?”
讲义司众小弟自然唯唯诺诺称是。
赵士程让他们退下,突然想去看看今年泽园的工业产品展出。
但是他如今已经是皇帝了,虽然年号什么的还没出来——已经不像以前,可以随便出门了。
连晚上出个宫门都是违反制度的。
行吧,就让他看看,如今的大宋,能怎么暴兵。
第275章 名师高徒
赵士程这次继位因为上皇安在, 所以没什么国丧、守孝之类的大祭,虽然办了登基大典,但也就解了禁令, 让全国上下畅饮了两天而已, 对于百姓来说,完全没有感觉。
于百姓如此,于百官自然也是如此, 老赵一直是人形图章, 朝廷中官员选拔、军队调动, 还有各种政令, 早就是赵士程说了算, 如今他当了皇帝, 大家其实也就是换个称呼而已。
若说有什么稍微麻烦一点的事情,就是按规矩,他要改个名字,把“士程”这两个常用字改成如“佶、顼、祯”之类的不常用字,否则避讳起来太麻烦了。
不过这对赵士程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直接下令,以后避讳, 二字联写再避, 单独一字不易, 也就是说,不能写全名,但每个单字可以随便用。
这个意见得到大臣们的支持,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毕竟就算是生僻字偶尔也是会用的, 于是很顺畅地接受了。
另外年号他其实是不想要的, 因为他想直接定一个“元年”,把历法一年年算下去,而不是换一个皇帝改了一个纪年。
但他也知道,因为这些小事和大臣们掰扯祖宗家法是件很烦人的事情,于是便退了一步,把年号改成了公元,天下为公,一元之始之意。
如果以后他做得好,便有可能把这个纪年一直定住,如果做得不好,那就当他一辈子就用一个年号吧。
这些在大臣们认为极为重要的事情,就这样被他轻易定了下来。
接下来,他便要全力处理军工上的订单了。
这些年来,大宋的钢铁产量是以一种指数上升的。
原因很简单,煤矿的产量增加,价格下降了。
原本,朝廷对铁把控极为严格,所有的矿山、铁坊都是国有,每年流出的铁锭都是有记录,但他在三年前放松了铁制品的专营,允许资质合格的民间资本介入钢铁产业的运营。
利益是一切生产的源头,从三年前起,各地私营铁坊便如雨后春笋一样涌出,尤其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