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个不该有的高度,那么,反而会抑制发展——因为这样会失去驱动技术更新的利益。

在他努力那么些年后,金国的危害已经减小到一个大宋目前可以控制的地步。

虽然少不了征战,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他固然不能放松对金军的关注,但国内的情况,也需要提前做准备。

……

回到宫中,赵士程翻开了属下为他整理好的账目,这账目之中,详细地记载了如今大宋的工业发展情况。

如今发展得最好的,居然是蜀中。

但也可以理解,那里有封闭却足够庞大的市场,外地的货物进蜀道,成本都会高得吓人,而蜀地庞大的人口,在自给自足之余,还能借助夷人廉价的劳力,将货物成本压到很低的程度,以至于顺长江送至两湖时,价格可以把杭州的货物压在地上摩擦。

蜀中想要做轮船的原因也在此,比起摇撸拉纤和借风势的普通货船,有着巨大推力大轮船更容易穿过激流凶险的长江三峡,也更容易避开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的滟滪堆,将货物送出蜀地。

其次便是密州与杭州,前者靠着辽东、辽国、高丽和河北地供养,因为辽国的崩溃,这里失去了几乎一半的市场,有点后力不继。杭州地区的工坊则靠着与东瀛、福建两广以及海外的商船供养。

最差的就是太原城,毕竟西北实在不是什么富裕地方,这里更多的是接军方的单子,供应着秦凤、泾原路的铁甲、朔州的火器。

甚至其它城市中,也已经崛起了大量的小型工坊,他们大多是当地大户,与官府有着紧密的合作,能控制当地的原料供应。

因为女工更便宜,许多工坊都在大量使用女工,引起了很多家庭纠纷,有不少大儒认为这是“阴阳颠倒”、“伤风败俗”。

但这时候就已经显出资本的威力了,朝廷里甚至连谏官都没有提出禁用女工之类话,也不知这背后的利益相关者们,在其中出了多少力。

倒是他这皇帝下令的“十二岁以下不得入工坊为匠”的命令,被许多人诟病,上书求他更改。

赵士程将手中的文书丢在一边,觉得任重道远。

第298章 历史没有新鲜事

新年很快来临, 赵士程在新的一年,坐在大位上受文武百官四方来使朝贺时,有些感慨地想这时间过得真太快了,一转眼, 按历史上的记年来算, 这就是1124年了。

他今年二十一岁, 来这里已经经营了整整十八年。

阿骨打都被他熬死了呢。

也算是没有白穿一遭了, 如今大宋的局面还算可以, 江南没有凋敝,辽国还在挺着,大宋的朝堂和财政都被他清理了一遍, 有嫡系军队, 有资本萌芽,有繁华工商和还算尚可的吏治。

他如今推行的一群小吏在这几年也算成长起来, 很多都被他提拔去了一些更高阶的岗位, 他正准备在科举之外重新开辟一条公务员录取晋升的路线。

金国如今还在动荡,完颜吴乞买最近身体越发的差了, 以至于朝廷里内朝和外朝还在角力,暂时没有功夫出征。

不过这都是暂时的,只要金国内部矛盾一多,他们还是会出兵辽国, 将内部矛盾转移。

嗯, 如今成功只算是半场, 不可骄傲自满,要等金国平定, 燕云西夏等地收复, 河西走廊重新打通, 这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想到这,他面带微笑地颔首,让众卿免礼,赐宴四方来使。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