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西南也在赵士程的攻略列表里,但那是最后一位——就算是在后世的新中国,西南的开发也是在西北、东北之后,因为难度太大了,地形太复杂,种族太多,没有个二十万人长年驻扎,根本不要多想。

他现在的目标还是以东北为先,西夏其次,至于西南,先放几颗闲棋就好……

新的一年来临,东京城热闹地过完这个新年,商丘运河的事情已经提上议程,北方的邺城又要疏浚卫河——拖船极大增加了南北的运力,水道的做用越加明显,南北各地如今都在拼命挣抢水利工程的预算,大臣们甚至在新年大朝会对着同僚重拳出击。

赵士程也很无奈,因为北方烽火,国库预算被占去很大一部分,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水可真不好端啊!

而且这些人的运河计划一个比一个离谱,什么把珠水与元河相连,让大军可以从珠水一路去到的南越国!

什么打穿山东半岛,让海船可以直接从青岛走运河入渤海……

都是些什么奇观!

赵士程为此专门把河工独立出来,成立了水利司,以后大宋的水利工程,都交给他们勘探。

这个年过得特别忙,以至于他连出门的时间都没有,失去了唯一的快乐……

第351章 一个机会

新的一年, 东京城的春节,极其热闹。

因为三月时,三年一次的春闱便要举行, 在这一年正月,天南海北的各省举子云集京城, 各种文会、宴请、谢师, 几乎占光了京城的大小旅店,带动一波极为庞大的消费。

小雪初晴, 三十余岁的文士带着书童, 从马车上走下, 去参与一场文会。

这场文会是由大儒杨时举办, 做为徒弟,他需要提前赶到,帮着师尊招呼宾客。

不过, 在进入泽园时,几位同窗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复杂。

张九成知道他们为何如此, 因为这次,他不仅要考文科,还想考数术这门杂科, 做一个两科状元。

但这离经叛道的行为无疑是引人诟病的,连师尊杨时也有些的异议,只是拗不过他, 才没反对罢了。

文会之上, 聊的当然是科举考试。

自从今上继位后,崇尚务实, 科举的论题已经从针砭时弊, 变成了如何治理, 如何监管等应用题,以前墨义帖经之类的题目,几乎不再考了。

刷题是每个举子必不可少的人生历程,张九成想要在策论里提出独树一帜的见解,觉得不能只在文章纸堆里寻,便去报考了神霄院,到数术院里进修了一番。

于是,他的文章策论里便多了许多数据,擅长从各地的税收、钱粮里的找出痕迹,来议论如何治理天下。

别说,他的这文风确实出名了,许多京城的大报纸就喜欢找他约稿,给的润笔费十分丰厚,当然也引起了另外的争议——很多人觉得的这种直接用数学论证的文章少了圣人书文里的治世大道,说他进了邪路。

张九成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的看来,官家是个百世少有的明君,擅长治理天下,目光长远而敏锐,既然要为官家效忠,当然要明白官家的思路——官家从没有玩“君威莫测”的意思,他的思想道理就那么明明白白地摆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