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林瞥了一眼伺候的下人。
刘子岳明白了,挥手让这些人下去,只留了池正业作陪。
于子林见没了外人,神秘地笑了:“臣是来向殿下报喜的,不日朝廷将会宣布南越可开设两家私人盐场,一家需得向朝廷缴纳二十万两银子。殿下,这可是个好机会!”
食盐巨利,每年光是上缴给国库的税银就有几百万两之巨,而且民间还一直有私盐。哪怕这是杀头的买卖,也挡不住巨利的诱惑。
刘子岳非常意外:“朝廷怎么突然愿意开放几家私盐了?”
于子林讥诮地说:“还不是国库没银子了,晋王军饷都凑不齐了,江南的这一仗总不能不打吧?朝廷总是要想法子增加收入的,除了盐场,还卖了一百张盐引,光发盐引,没有对应的盐场,这盐引又有谁买?除此之外,今年的税赋还要提高三分之一左右,哎!”
他们南越百姓还好,至少没受什么灾,也没受战火的肆虐。
可江南百姓就不一样了,受了灾今年照样要多交三分之一的税。
刘子岳蹙眉:“提这么高?”
“那没办法,国库没银子了。”于子林不想提这个,转而道,“今日臣前来是提前通知殿下,盐场巨利,殿下可一定要拿下来。”
二十万银子刘子岳拿出来轻轻松松,这不是问题。
而且这也是正大光明开盐场的好机会,刘子岳自是不会错过。
他点头:“这是自然,不过两个盐场,我是拿一个还是拿两个?”
于子林怂恿他:“殿下,臣看过舆图了,广州、高州都有适合晒盐的地方,不若将两个都拿下来,一个设在广州,一个设在高州。”
刘子岳也有点心动,食盐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这么好的机会送上门,不要真是太可惜了。但若是都归在他名下,传回京中未免有些太招眼了,思量片刻后他说:“好。这样吧,池正业你安排一个信得过的,卖身契在我们手上的管事去高州,以山岳商行的名义拿下另外一个盐场。”
第52章
于子林的消息没错,十天后,朝廷便传来了旨意,允许南越开办两座盐场,商户若有意购买下一个盐场,需付二十万两银子。
几日内就要交这么大笔现银,出的起的商户不多,毕竟做买卖的,谁手里没压点货什么。
但食盐暴利,大景的盐价极为昂贵,四五十文一斤,导致有些贫困的百姓几个月不知盐味。而私盐十来文一斤,都还有不小的利润,中间如此高的利润,众商户自是垂涎不已。
之所以造成这个原因,乃是因为朝廷在中间不断加价收税,打仗缺银子了,遇到天灾人祸缺银子了,皇帝寿辰、修陵寝等缺银子,都经常在盐上做文章或是从盐商、盐场拿钱。
这便使得食盐的价格居高不下,最后这一切当然还是转嫁到了买盐的百姓身上。
李安和这一两年挺倒霉的,生意连连受挫,听说了此事后,感觉自己发财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有意向拿下一个盐场,从此一本万利地赚钱。只是他手里的资金不够,当然若是能够给他一段时间,他一定有办法筹措到二十万两银子。
可官府不等人,说哪天便是哪天。
李安和只能歇了自己单独拿下盐场的想法,到处找人合作,希望能找几个人共同出资吃下一个盐场。
只是还没等他跟其他人谈好,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