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刘记大本营?”郭富想起了沿途看到的甘蔗林和棉花地,当即明白了,但这跟公孙夏有什么关系?莫非刘记是他们搞出来的?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公孙夏笑着点头,问道:“这片地方,十年前还是一片荒地,如今已是百姓安居乐业之所。郭大人觉得如何?”

郭富早看出来了,这里的人面色红润,就是小孩子也大多长得很壮实,穿的衣服虽有补丁,可却没有一个是穿着破破烂烂的。

兴泰的百姓生活明显比并州、封州和连州的更富足。

郭富眯起眼说:“看来朝廷对南越的税征得太少了。”

这话明显是在报复公孙夏的卖关子。

公孙夏听后哈哈大笑,笑过后终于正经起来:“还是郭大人沉得住气,我和云川第一次被于子林那小子带到兴泰来时,可是大感意外,当时还在这碰到了云川的旧人。”

他指着“池家”,说起了池家与徐云川的旧缘:“你说巧不巧?我们这些人啊,阴差阳错,因为种种原因,都在这里重逢了。池家家主池正业目前就掌管着刘记的大小买卖,是刘记的大总管。”

池家旁边就是其亲家谭家。

公孙夏说起两家的渊源:“说来也凑巧,当初刘七公子怜悯谭家老小,故而将这些人收留在了这里,还因此与云川有过一面之缘。”

终于说起刘记最神秘的刘七公子了。

对于这号人物,郭富也知道一些,太子、晋王、燕王、楚王等的人都试图接近过他,但都铩羽而归的。

这人神秘蹊跷得很,身份来历都不大清楚,只知道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而且很不好接近。

今天之前,他也完全想不到对方的身份,还真以为对方就是一个富商。但从并州、封州、连州,再到这兴泰,公孙夏给他的暗示够多了,他眉心一跳,心底隐隐跃出一个名字。

既出人意料,但又是理所当然,除了他还有谁能让公孙夏、徐云川、陈怀义、于子林等这等人物不遗余力地相帮?也难怪,如此多的人觊觎刘记,最后都失了手。

公孙夏一直留意着他的神情变化,见到他这个反应,就知道郭富已经猜出了个大概,随即停下了脚步,若有深意地看着郭富,半真半假地说:“兴泰下面的生意繁多,账目纷繁复杂,每日进账与开支数额相当大,银钱、粮食怎么安排也是个问题,因而缺个管总账的,郭大人经验丰富,若是被这主人知晓,恐怕会把郭大人绑起来管账。郭大人你可想好了,还要不要往前走。”

郭富站着没开口。

这明显是公孙夏给大家最体面最隐晦的招揽方式。

先给他展示平王的实力和地盘,然后展示平王的仁德,最后才在临门一脚的地方挑明。他若继续,那以后就得选择投靠平王,以后全心全意为平王效力,别想置身事外了。

他若不愿,那就此打住,权当没来过这地方,照旧回去做他的田舍翁,以书为友,纵情山水之间,逍遥自在,不理世事。

若是没来之前,郭富定然一口拒绝。

他离开京城就有不愿卷入事端的原因,现在哪有自己往坑里跳的。

但从并州到兴泰,这一路所见,确实让他深受触动,也让他见识到了平王的实力。只怕这南越连同并州、袁州、封州都已落入了平王的手中。

平王在众皇子中是最不受宠,母家也完全没依靠的,但现在手中却有兵有粮有地有钱有矿有盐,完全与京城诸王有一争之力。能走到今天,哪怕没见到平王,他也能想到,对方绝非酒囊饭袋之徒。

正思忖间,马路尽头忽地来了一队马车,粗粗估计有几十上百辆马车。

马车在刘记门口停下,紧接着一个管事打扮的跳下来,冲里面大喊:“入账了,入账了……”

很快一行侍卫和捧着账册的管事出来,欣喜又发愁地说:“去南洋的船队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