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这次回来没有告诉舅舅,无亲可探,拒绝了商店老板推销的精美果篮,只挑了几样散装的水果,装进袋里结了账。

第二天,宋双榕便紧锣密鼓地开始此行的工作。

他白天背着相机,在街上随意游走,寻找灵感,也拍摄一些风土人情的照片、视频,晚上和李聿通过话后,再整理当天的思路,打磨剧本。

有一次,互道晚安后,他忘了按挂断健,就把手机放在一旁,在电脑上敲敲打打,投入地创作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想查看白天记录的灵感片段时,拿起手机,才发现通话已经累计了近四小时,且仍在持续。

已经是凌晨两点,宋双榕捧着手机,把听筒靠近耳边,听到细微的声音,似是呼吸,但也像电流声,他不确定地轻声叫:“李聿?”

手机那头当即传来一声“嗯”,声音较以往要低沉,像是很困了。

有好几秒,宋双榕说不出话来,按了按发僵的指节,才发觉一天奔波下来,其实很累了,想要放松和休息。他又叫了一声李聿,问:“你怎么不去睡啊。”

李聿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宋双榕:“忙完了吗?”

宋双榕说“忙完了”,保存了文档,合上电脑,拖着沉重的步伐挪到沙发上,躺下去,手机放在肩膀和耳朵之间,听李聿平静的呼吸声,真实得像就发生在身边。

隔了几秒,他忽然想到,修改剧本这段时间,他自言自语地说了不少话,还哼了歌,模仿人物读了台词,一时间面红耳赤,怀着一丝侥幸问李聿:“你一直都在吗?”

李聿说:“一直都在。”

这下宋双榕不光脸红,心跳也加快了。

时间已经不早,他又和李聿聊了聊次日的安排,才挂断电话,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做了踏实的梦。

又过了一天,宋双榕依照剧本中的一段重要剧情,寻到老街上,参观一幢有百年历史的建筑。

来之前,他在网上搜索了资料,得知这幢洋房建于清末民初,曾是当地一位珠宝大亨的家宅,堪称鲤城最为高雅的民宅之一,后因时局动荡,废弃许久,本世纪初,经修葺后才重新对外开放。

对于这座建筑,宋双榕有较深的印象,他的小学就在老街上,以前放学后途径这里,总有好奇的学生趴在栅栏前往里打量,猜测房子的主人长什么样,却没真正见到过一次。

据网络上报道,如今这座宅邸正被一位企业家租赁,租期长达二十年,且租金不菲。

宋双榕只需要采集一段街景,围着建筑外墙转了转,拍了几张照。

低头回看照片时,铁门向里打开了,走出一位穿大褂和布鞋的中年男性。

他抬头,和宋双榕对视上时,停下了脚步。宋双榕以为他挡住了门,向一旁让开几步,“不好意思。”

那人却还在原地看他,目光像是打量,却也温和,不令人感到冒犯,他说“没事”,又单手撑着门,“想拍照的话可以进到花园里。”

这几天,宋双榕和当地人打交道多用本土方言,忽然听到普通话,一时还不适应,停了停又觉得他的声音耳熟,却也没有多想,道谢后解释自己只是路过,随便拍拍街景。

那人看了看宋双榕手中的相机,语气中并无试探地问,“你姓宋?”

宋双榕诧异地回望,不待开口,他先伸出一只手来,自我介绍道:“方屹。”

姓方,五十岁上下,宋双榕反应了几秒,才意识到他就是之前通过话的那位出品人,忙把相机挂好,与方屹握手,“方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