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请教了常往这两地跑的很多老行商,利用陆明时给她的两地边防图,设计出一条横穿大周最方便的路线,虽然不是最近的,但胜在路途平坦,途径的州郡最少,需要缴纳的关榷也最少。
她先写信告诉长公主,得知她想去西域后,长公主派人快马加鞭,给她送了许多本风物志,这些都是她在西域礼佛时珍藏的书籍。
这些书里记载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和盛产的货物,除了甜美的瓜果外,西域还盛产各种特殊染料染成的地毯、挂毯,以及加工晾干后可供入药的珍稀药材。
东瀛与西域的风情完全相反,孟如韫请教过几个来往东瀛与大周的商人,得知东瀛是个岛国,虽盛产各种鱼和海物,但路途遥远不易运输。
因此孟如韫决定先从西域往东瀛跑一趟,她从通宝钱庄里取了三万两银子,写信将自己的行程告诉陆明时后,便带着商队和镖师启程,半个月后,达到了大周与西域接壤的安乐城。
陆明时不知哪来的通天本事,找来一个通西域语的大周商人在此候着她,陆明时从流匪手里救过他一命,他称陆明时为“恩公”,热情地称孟如韫为“恩夫人”。
他陪同孟如韫去西域选货,路上教她西域语,孟如韫学东西很快,他们在西域转了一个月左右后,她不仅能熟练地用西域语与当地商人交谈,而且还懂得了如何分辨西域地毯和药草等货物的品质,甚至抽时间写了数万字的风物志,比以往的风物志更加周全细致。陪孟如韫同去的商人看过之后十分喜欢,恳请孟如韫准许他抄录一份带回去收藏。
孟如韫花一万两买了西域地毯,两万买了各种耐放的药材,离开西域时已是五月底,天气渐渐转暖,她回到大周,打算经过既定路线到达东部码头,然后雇船运往东瀛。
她偶尔会给陆明时写信,虽然没有收到回信,但陆明时总能准确地估算出她的速度和行程,然后作好各种安排提前等着她。
孟如韫途径虔阳府时,梁焕依陆明时的吩咐,早已为她准备好了换季的衣服,又路过某个州府,收到了他请许凭易托人送来的药丸,以及一些供她在路上打发时间看的新书。
他人在北郡,手眼却通彻大周,要她无论走得多远都念着他。
六月中旬,孟如韫的商队将货物运到了大周东部海港。她花钱请来经验充足的舵手和水手,临行之前,又收到了陆明时送来的整整两箱药材。原来是他请教了东海水军的将领,得知长期在海上行走容易晕眩和气血不足,特地备下药材和一位药师与她随行,每天为她熬一碗药汤。
他们去时顺风,商船在海上行驶了飘了九天后到达东瀛。有陆明时提前准备的药汤,孟如韫没有觉得很难受,并趁此时间将常用的东瀛语学了个七七八八。
下船之后,孟如韫先找到当地管码头与关榷的官员们,送上从大周带来的两套茶器作为见面礼。
这份见面礼很受欢迎,更受欢迎的却是她自己。
在这几位东瀛官员眼里,这位远道而来的大周女子不仅生得美丽,如传说中的海上仙子,更是聪慧异常,礼节周到。他们争相请孟如韫喝酒饮茶,欣赏东瀛舞乐,却绝口不提允许她开铺经商之事,如此三五天过后,孟如韫心中难免有些焦急。
她买通几个当地的浪人打听消息,自己磕磕绊绊地读当地的邸报,得知如今的东瀛也不太平,幕府将军德川架空了天子,德川尚武,正广召壮丁训练海军。
从地图上来看,东瀛国土狭窄逼仄,多岛屿海岸,而大周国土辽阔,与之相距不远,德川训练海军,针对的八成就是大周。德川已经收服东瀛内政,更想图天子名分,他若能从大周取利,必然有助于其收服人心,说不定可以趁此机会发动政变,取而代之。
所以这些官员不敢应允孟如韫,怕她借开商铺之名刺探国内消息,更怕德川将军知道后会怀疑他们的忠贞。
孟如韫收买的浪人为她打听了可靠的消息,德川将军最宠爱的夫人是大周人。
孟如韫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