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岁之前,池云亭跟着叔父生活,学会一些基本技能,三岁以后,池云亭成为孤儿,开始踏上科举之路。

如今池云亭已经八岁,距离他三岁启蒙,已有五年时间。

都说“十年寒窗苦读”,池云亭如今也算是进展到一半。

修身、齐家,自然重点落在慈幼局上,写的时候池云亭想起慈幼局的大家,又想起三岁前过的生活,未来他和身边人一定能越过越好的,齐家就是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和目标,他正在努力的路上。

至于治国和平天下,池云亭连碰都没碰,因为现在的他还没有那个资格,在自己范围内做好事情已经够不错了,就他这年纪,真要展望什么远大的未来,就太假大空了。

等在草稿纸上写完,池云亭看向诗的题目,居然是一首边塞诗。

边塞远在北方,对内陆的文人而言,并不是一个熟悉的题材。

不过像这类诗一般都会约定成俗的鼓舞士气,都不会往衰处写,尤其现在还是科举期间。

边塞诗可写的题材很广,军民、敌友、胜负、战争与鲜血,甚至是环境,池云亭纠结的是该从哪一点入手。

而其他文人就没他那么幸福的烦恼,因为对很多文人而言,边塞是那么的陌生。

他们是南方的文人,至今连北方都很少去过,就更遑论更北边的边塞。

池云亭脑海中正胡思乱想着,突然想起家里百夫长那条失去的腿,还有百夫长告诉虎子的话。

他对虎子说,战场那种地方能不去就不去,那不是一个好地方。

是啊,边塞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地方,可是人们能因为它不好而放弃它吗?不能。

因为只有守住边塞,他们才能守住和平,前方的浴血奋战,是为了后方的和平安乐。

不知不觉间池云亭落笔,等写完池云亭突然潸然泪下,和自己诗中的边塞产生了共情,因为他知道,他写的是诗,也是边塞那边的事实。

边塞堆尸骨,百战何时休?

将士几时归?举目无一敌。

……

堆积了无数鲜血的边塞,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消失?

那些上了战场的士兵什么时候能回来,是了,只有消灭所有的敌人,我们这些后方的人才能迎回我们的英雄。

而我们的敌人又有哪些?很多,很多,多到我们看不到迎回他们的希望……

第65章

池云亭眼中泪水怎么也止不住, 如果说刚开始他是触景生情,被悲愤的诗中情绪所感染。

那么等到后面,他眼睛就是被臭号的味道刺.激的,只觉得眼睛生疼。

池云亭连忙擦拭眼睛, 饶是如此眼睛依旧有些睁不开, 看东西还有些模糊。

闭上眼睛好一会儿,池云亭感觉眼睛情况好转, 此时已经临近中午饭点。

和正试一样, 池云亭完全没有吃东西的胃口,只是用竹筒里面的清水沾沾唇, 这种情况, 连水都不想喝一点。

等润完唇,池云亭开始认真检查草稿,因为这会儿饭点,也是考生们集中方便的时候, 考场不能说话,可是走来走去的脚步却很干扰。

直到饭点过去,考生们各自归位,池云亭这才放下草稿,然后快速往考卷上誊抄。

距离臭号附近的考生速度都快了不少, 就算他们这次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