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尊重女性这种思想,跟出生在哪个年代是没有关系的。

还有就是...他到底喜欢不喜欢那个叫童秀秀的姑娘?

...不敢问。

=

客厅里。

袅袅茶香飘散,陈秀梅牛饮似的连连灌了几杯热茶,才觉得暖和了过来。

她一边脱厚袄子,一边好奇张望:“别给我冲糖水了,我喝茶就成...小子们呢?”

去柜子里抓了一盘子干果的曹秋华将盘子放在秀梅手边,挨着她坐了下来后,撒了个善意的谎言:“不知道跑哪里疯了,你咋这会儿过来?今天不回去?。”

陈秀梅也是山顺村的姑娘,算起来是跟曹秋华一起长大的老姐妹,只是后来嫁到了隔壁村,走动才慢慢少了起来,但两人的感情一直都不错。

她是个风风火火的,也不扭捏客气,抓起一把花生,边剥边说明来意:“今个儿住我老娘家,过来还不是又有人托我来说媒?不是我说,你家的小子可是有不少人盯着呢,翻年武闻都29岁了吧?也就是他条件好,不然都成老光棍了,还有老三也能相看了,你到底咋想的?再拖下去外头话就难听了。”

其实已经有风言疯语了,毕竟十里八村向老姐妹家这么好条件的太少。

嫉妒眼红下,可不就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比如待价而沽,想要找城里媳妇,看不上农村的。

又或者老大迟迟不结婚,肯定是前些年打仗时伤了子孙根啥的...总之,不是什么好传言。

二十几年前,家里遭了殃后,曹秋华的性子就越来越淡,并不怎么喜欢串门子,再加上住的偏僻,也不会有人刻意到她耳边说三道四,还真不知道外头谣传了啥。

但曾经她‘守寡’的那些年,也算切身体会过流言蜚语的杀伤力,大抵能猜到一二。

想到这里,曹秋华面上本就不多的笑意更淡了几分:“管他们怎么说,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大离的远,我也只能在信里头催一催,关键还是看孩子们自己。”

孩子自己不着急,她急有什么用?

结婚还是要寻到正确的那个人才好。

就比如她跟陈德茂,懵懂年华因为父母之命走到一起,虽也过得不差,到底少了如胶似漆、情投意合。

后来他们各自遇到合适的人,才清楚差别在哪里。

也正因为自己走过弯路,才舍不得叫孩子们再走一遭。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不管谁来做媒,曹秋华都不会给儿子们做主的原因。

吃了一嘴花生的陈秀梅又端起茶杯灌了一杯茶,才咂摸两下嘴道:“我知道你,咱不给孩子们直接拍板,那样成什么人了?现在可是新社会,讲究个自由恋爱,但是做长辈的操心牵个线总没啥,合不合适的叫孩子们自己处去。”

曹秋华好奇:“还是相中了老大?”

陈秀梅摆手,圆盘子脸上满是得意:“不是,这次是曹留那小子。”

“哪家的?”

“我们村书记家的老闺女,跟你家老二一般大那个丫头,小姑娘长得挺俊,白白胖胖的,家里条件也好,除了被养的娇气了些,没旁的毛病,对了,还跟你家老二是高中同学吧?”

曹秋华点了点头:“那姑娘我有点印象,是老二同学。”附近孩子都结伴去县里读书,她瞧见过几回,是挺俊的。

见老姊妹有印象,陈秀梅来了精神,花生也不剥了,凑近几分问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