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铮端起一摞碗筷准备去厨房:“可以是可以,需要我帮你拨吗?”
“不用,我知道怎么拨号。”陈弄墨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本子,翻找二哥与三哥的电话。
陈君也跟着凑了过去,从前都是旁人拨好了再转交给他的,自己拨号还是头一次。
见兄妹俩凑到了一起,邵铮便没再杵着,去到厨房快速收拾了碗筷,又回房间拿了昨天就准备好的钱票揣上,才下楼领着人出发。
邵围安最近很忙,到处视察,所以车子没有办法留给孩子们。
出行得骑自行车。
陈弄墨系好遮阳帽,坐到了四哥后面。
后座邵铮哥事先给绑了软垫子,坐着并不难受。
但要命的是陈君骑车的速度。
陈弄墨气的敲了好几下,人才老实下来。
“...老六你就是太胆小了,这里偏僻,路还这么宽,一个人都没有,你怕个啥?”虽说降下了速度,但自觉被迫的少年人嘀嘀咕咕着不服气。
陈弄墨一手抓着车座,一手按着被风吹变形的帽子,咬牙放狠话:“帽子都快被风吹跑了!你再快试试,我全给你记着,等过两天见到二哥,叫他收拾你。”
已经与二哥约好见面时间的小姑娘表示拿捏四哥的底气十足。
“你咋就会告状这一出?”陈君不满意嚷嚷。
陈弄墨冷哼一声,整理好帽子后,才得意道:“管用就行。”
“这会儿都没太阳,就你瞎讲究。”
“你懂什么?谁说只有太阳才能晒黑的?”
“你当我傻啊...”
“你不傻吗?”
“......”
兄妹俩你一句,我一句的犟嘴,谁也不让谁。
邵铮并没有插话,只是一直跟在身侧。
担心女孩儿掉下来的同时,心里头也忍不住发笑。
聿聿好像与书信联系中的性子有些不一样。
似乎,更...活泼些。
=
骑行二十分钟后。
路上除了林立的葱郁树木外,总算见到了行人。
陈弄墨小幅度的调整了下坐姿,晃动几下有些发麻的腿,视线却一直瞧着前方,好奇1973年9月份的J市。
怎么说呢,与她想象的不大一样。
道路干净宽敞,行人精神面貌很好,也少有穿补丁衣服的。
有一点倒是很符合历史,就是年轻的姑娘几乎全是双麻花辫,但基本只到肩膀下面一些,瞧着干净又利索。
对了,路边还有小摊子,卖什么的都有。
“今天赶集吗?”再一次路过一个卖钟表的摊位后,陈弄墨没忍住心中的好奇,看向跟在后面的邵铮哥。
“不是,都是合作社摆的摊位,有时候业绩不好,就会出来摆摊。”
陈弄墨恍然:“之前在老家的时候,就是山顺村,供销社每年也会到村里卖东西,我还以为只有我们那边是那样的。”
“哪里都一样,这事是允许的。”说话间,几人又经过了一个卖冰棍的摊位,邵铮示意两人停下。
陈君不解:“哥,咋啦?”
邵铮指了指不远处的冰棍:“聿聿要喝水吗?或者吃冰棍?”方才他就发现,小姑娘嘴唇有些干了。
还别说,一路跟四哥斗嘴,陈弄墨真觉得有些渴了。
再加上九月初的J市温度挺高,她不大想喝水,只想吃冰,J市应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