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容,著作名称以及过往事迹。”

“光荣榜则是公布学生的成绩名次,嗯,筑林书院是有这个的。”

那人一惊:“你……难道是庄老先生的弟子?”

“是。”某人自信挺胸。

全然将“离开后不要在外面说是我的学生”这句嘱咐抛在脑后。

对方忽然警惕起来:“那你来学宫干什么?”

秦玉逢:“来见识一二,回去与身边的人交流点评也好有实事可依。”

“学宫是天子所建,聘四海名师,必然比筑林书院要强。”年轻的学生握紧拳头,“不仅是学宫和先生,便是学生也是,不信的,你我辩过一场。”

秦玉逢:“那便以是否需要‘光荣榜’为辩题,如若你输了,等仪式结束,你就去找祭酒提议在门口设光荣榜如何?”

“好。”

他一口应下,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便丢下一句“我输了”悲愤离开。

围观的学生们发出嘘声,但没敢上前继续与秦玉逢辩论。

秦玉逢摇了摇头:“真老实啊,居然愿意接受这种对手熟悉而己方知之甚少的辩题。”

筑林书院的光荣榜,就是她说服师长立的。

初衷是为了打同班同学的脸,过程是她为了这件事写了十几篇文章去跟先生们辩论。

围观群众又对着她发出“噫”的声音,各自散去。

“真年轻啊。”贤贵妃望着这群学子,感慨道。

令她想起当初进族学的日子。

那时候她还被称作顾秀,因为所有的教习师傅都对自己赞不绝口,才获得了在族学读书的机会。

同样是觉得自己接受到原本不可能接受的教育,而感到荣耀和开心。

之后多年,她都将这件事视作施恩,为家族奉献牺牲。

她收回目光,对秦玉逢微微一笑:“你这个主意确实不错。”

说的却不是光荣榜,而是设立学宫。

学宫的第一批学生共有三百五十四人,来自顺朝各地的士族,年龄在十二岁到二十五岁之间。

他们之中,有出身不凡来此搏一个“天子第一批门生”名头的,也有学问已成,慕名师而前来进学的。

但更多的,是在家中并不受重视,被送来示好皇帝的青少年。

无论是哪一种,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都会对学宫产生认同感,也对建立学宫的皇帝拥有更多的正面印象。

这段经历将作为烙印跟随他们步入仕途,使得他们天然地与其他世家人站在不同的阵营中。

第67章

秦玉逢与顾秀就像普通学子那样, 混在人群中,一项一项地参加新生的活动。

参观学宫,在百年大树上挂祈福红带, 领制服,课本,一套免费的文房四宝。

她们拿到的腰牌是算学门下的,还额外有一把算盘。

虽然只是普通的材质,但十分够用。

对贫穷的皇帝陛下来说, 是难得的慷慨和珍贵的祝福。

对通过入学考核,但还没有确定要朝着哪方面发展的学生,学宫安排了先生在学堂前讲学, 各处都围着不少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