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应中张大眼睛,友人的话很有效果,第二天他就有了下地的力气,带着死白死白的脸上朝,吓坏众人,惹得老御史一通弹劾。
徐璎看得不忍心,这是什么劳模,坚持带病上班,放轻声音道:“不如再歇息两日吧。”
这话灌到赵应中耳朵里可不得了,如若要放弃他的暗示,努力瞪大眼,挺直腰背,强装出精神抖擞的模样。
“陛下,微臣的身体已无大碍,不愿耽搁职务,请陛下准许微臣归位。”
徐璎深深叹了一口气,只能任他去了,回头让太医没事到赵应中家里看看,不然她真担心赵应中猝死。
朝中官员目光幽怨,看着重新回到朝堂上的赵应中,眼底的厌恶藏不住地往外涌,钉死在赵应中身上,只恨那打闷棍的人没能取掉他的性命。
不对,早知今日,就应该提早把赵应中和其他议政士子全部投入狱中,也不至于有如今这祸患。
已经授了官的,他们动不得,外面还有许多没授官的士子,企图学赵应中一步登天,众臣私下找到刘绪商议,寻借口将那些人捉住吓唬几下,免得再来几个赵应中,日子不安生。
刘绪也被这赵应中闹得头疼不已,答应下来。
事不宜迟,群臣走动关系,写信联系在各地任职的同窗旧友。
作者有话说:
熬夜的鸟儿有虫吃。
感谢在2023-05-10 18:47:51~2023-05-11 02:23: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7622433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2章 上书
“向陛下联名上书。”
地方上的官员收到旧友的信件摔了手里的茶盏, 不想淌这趟浑水吧,在朝为官讲究的就是一个你来我往,互相照应,回帝京做官少不得要仰仗他们。
可真若应准他们的要求, 春闱在即, 总不好抓读书人, 耽搁科举那些士子非得发狂, 指不准就去幽州告御状了。
但不抓人,口头警告几句, 能不能威慑不好说, 但要在春闱试卷里肯定会多出几句话,适时事情败露,牵连到自己就不好了。
刺史们头有两个大, 谢客闭门不出, 沉思几日,最终还是决定以治安问题派衙役出去巡逻,让民众尽早回家,不要在街头滞留。
这样还不够, 那些士子四处筹办诗会交友, 青州刺史一筹莫展,长史给他出了个主意:“不如以春闱备考为由,将士子们聚集在官衙, 考校功课, 效仿陛下冬闱之举, 表现优异者可得赏钱, 并由官衙护送到幽州应考, 将他们的心思都引到春闱上, 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此外,若那士子考中,还能结个善缘。”
青州刺史捋着胡子点头,问起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赏钱从何而来?”
他没陛下那么财大气粗,做不出自掏腰包的事情,况且今年出了钱,明年、后年估计也赖不脱,白白出去一笔冤枉钱。
长史道:“不若同其他商议一番,凑一凑,末了还能向陛下请功。”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