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难道这件事还要怪子楚没有将刺杀的事隐瞒下来?没有这个道理。

朱襄知道子楚心里真的愧疚,便明白此次刺杀真的是子傒主动出手,并非子楚诬陷。

这就够了。

朱襄转移话题,说起嬴小政在吴郡的成长,又说起蔺贽要在吴郡推行的新田律。

“待秦国统一天下之后,我建议军功爵位和授田即便非战死也可以传承,这样可以减缓一点军功制崩溃时的民怨。”朱襄道,“其实可以慢慢就改了。等秦国统一天下再改,改的内容太多,或许会出问题。”

子楚想了想,道:“不,还是等秦国统一天下后再改。秦国统一天下后会颁布许多新律令,庶民不习惯,心中一定会生出怨恨。让军功爵位可以正常继承是恩赐,恩赐可以平息一些怨恨。”

朱襄思索了一会儿,道:“还是你想得明白。”

子楚道:“现在倒是着重推行车同轨和书同文,还有秦国的度量衡。我此次离开咸阳,在巴郡和蜀郡查探了一番,统一车轨、文字和度量衡一事,民间怨愤声音极大,只是碍于秦国的律令严苛,还未传到咸阳。若等秦国统一后再一口气推行,恐怕会引起很大混乱。”

子楚说出自己这次探查的结果。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听着轻飘飘,好像一道诏令就能解决一切。

但子楚在民间打探,原来这三件事居然会激起这么多人的反感。

原本子楚只以为是一些不服从秦国的人故意无理由地反抗,在细细研究之后他才发现,并非如此。

反对此事者,许多就是普通人,并没有违抗秦国的想法。

书同文,就代表着许多学习了他国文字的文人以前读的书都白费了,要重新学习;

车同轨,就代表着以前家中有车的人的车都必须废弃,要重新买车建造车,损失巨大;

统一度量衡,就是让祖祖辈辈都遵循原本度量衡的庶民无所适从,生活极大不便。

“而且无论买卖还是耕地,都建立在度量衡上。突然更改度量衡,商人和农人遭遇了极大的损失和不便。”子楚道,“若不是有秦兵镇压,或许已经有人因此反叛了。”

朱襄道:“其实已经有人因此反叛了吧?”

子楚叹气:“生出了一些小乱。”

朱襄问道:“在巴郡?”

子楚点头。

巴郡本是蛮夷之地,自有一套度量衡。现在突然让更改,地方豪强十分不满,多有生乱。

朱襄道:“这些事可以和新田律配合着一起来做。”

子楚问道:“你的意思是给人丁以新度量衡分田,逐渐让庶民习惯新度量衡?”

朱襄道:“还有收税。民间交易时可以暂时不管理得太严格,但只要分田和收税时用新的度量衡,民间会渐渐习惯新的度量衡。”

“至于文字,只要律令都用秦国的文字,想要在秦国为官的人会逐渐适应。”朱襄笑了笑,道,“士人读书习武都是为了扬名,若不给国君看,就没有意义。待君上再开几次考试,广招贤才,推行秦国文字就会很快了。”

子楚道:“那车轨呢?”

朱襄道:“这个,或许能以赏赐的方式来引导地方豪强慢慢换车?”

子楚想了想,道:“让各地郡守与当地豪强交好的时候,以私人的名义赠予当地豪强车辆?”

朱襄道:“大概就是这么做。秦王和太子也能送车。”

当地豪强得到了达官贵人的赠予车辆,肯定会将其驾驶出去炫耀,渐渐会造成一种开秦车的风尚。

之后或许不强制推广,他们就会换掉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