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献这画的谢瑛也懂事。而这个不瞒下献画人真正身份,不贪昧功劳的高亮更是实诚得用的人。
天子看了高亮一眼,微微点头:“你去,赏他。”
高太监行了个礼,应了下来。覃太监也凑上来假意看画,夸这画精妙新奇,诚是当世佳作。多夸了几句,凝神盯着画面左侧,忽又叹了一声:“这画儿大体都好,只是这一角留白过多,显得上轻下重了。”
其实那里留白并不过份,更显画面轻盈,宪宗还没挑出毛病,高太监就痛痛快快地承认了:“这里本该有题跋压一压的,但那谢镇抚究竟只是个武人,虽能寻着画师作画,却找不到好的才子文人题跋。他将这画送给我时,还嘱咐我寻个文章大家题画,弄好了再献与皇爷。可惜……”
可惜文章第一的李东阳还在狱里。
成化天子顺着他的话略略一想,便立刻想到了李东阳。
翰林院中文章妙手极多,但提起当代诗词名家,还是公推他第一。成化帝想到他就想到外头扑天盖地的奏章,烦得皱了皱眉,淡淡道:“李东阳,错写奏疏,是无礼。”
高太监叹道:“李学士与刘杨二位御史皆是文章大家,又在朝中这么多年,一向恭敬知礼,竟一时间同犯了圣讳,实是可怪。莫不是鬼使神差了……”
宫中禁言鬼神之词,宪宗听得眉头微皱,不悦地瞥了高太监一眼。正欲敲打他,随侍在旁的一名小太监忽然跪下叩头,朗声道:“回秉圣上,此事绝非鬼神所致,乃是人祸!小的发觉宫中曾有人私改三位大人的奏章,大人们本心并无不恭敬之意!”
那小太监喊了一句之后,便沉默而坚持地跪趴在地。成化天子脸色发白,盯着地下那小太监,却是急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高太监窥着天子面色,也作出惊恐状,急切地问:“你可不要胡乱攀诬,宫中岂能有如此大胆妄为之人!若真如此,今日他敢擅动奏疏,明日岂不就连圣上批复的御笔……也敢擅改了?”
第179章
成化天子面沉如水, 从牙缝间挤出一个因怒极反而冷沉的“说”字。
跪在地上的太监重重磕了个头:“奴婢周泊, 于十月己丑日侍班。其日李学士与刘、杨二位御史联袂具本上奏御马监太监梁芳、韦兴二人私传青宫选妃消息,引发民间婚娶乱象, 籍此勒索京城有女富户之事。彼时因南宫杨老娘娘病笃, 皇爷亲为探视, 无暇看阅,奴婢便将奏折收起待批……”
他的头压得低低的, 不敢看天子, 两位大太监却都悄然观察着天子的神情。越见天子呈露怒色,就越暗暗窃喜, 催了周太监一句:“吞吞吐吐则甚么!还不快说是谁擅入侧殿改了奏章!”
天子开口发声费力, 却也冷冷地“哼”了一声, 表示不满。
周太监伏地:“奴婢梳整奏折时,见三位大人奏述京中乱象,心有戚戚,不合在回去后与同乡李巩感叹了几句。却不想李巩趁后两日杨老娘娘过世, 宫中上下悲恸难安时私入文华殿修改犯讳文字, 又以言词诱导奴婢重看奏章, 使奴婢误以为之前漏看了犯讳文字……”
成化帝憋了这么久的怒气终于化作一声怒喝冲出肺腑:“何不早报!”
“奴婢该死!奴婢当时略有所疑,可三位大人下诏狱后便即认罪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