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阿诺是不惧于任何公布公开的。

他很认真地听取了宿宁的建议。上次的事情也提醒他,倘若他自己以及荆棘奖建立足够的信服度,普罗大众即使听了雷蒙的一面之词也,没有那么容易被鼓动。

他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

所以,既是复盘后的反思,也是一种未雨绸缪,接下来,他在这一届荆棘奖的筹备过程中,就已经启用了很大的团队,开始直播奖项评选的过程。

他准备不止几台摄像机,光是每一个评委后面,都跟了一个两三人的摄制团队,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改变动作。

这27个评委,他们的工作绝不仅是在颁奖之前投一投票而已,每个评委对候选电影是有推荐权的,很多评委不止会推荐一部,再结合主席办公室自己挑选的以及部分观众票选的,共同汇集成为最初的候选池。

最初进入评选视野的影片有数百部之多,来自各个国家,然后在这个池子里层层筛选,选出最终的入围电影。

而每个评委选择电影也不是坐在家里随便写,他们会采访电影团队,甚至会回到电影的取景地,挖掘作品想要表达的深意,最后再形成一份完整的推荐书。

这个过程本身是复杂且严谨的。

有些评委的走访长达几个月,对一些藏着本地文化的细节都会做出细致的解读,目的就是全面了解整个作品,好让评奖的时候进行参考。

但这些之前没有被记录,观众也并不知道,99%的观众只会关注最后的得奖作品,但荆棘奖的原意,绝不是为了最终获奖的那几部作品而存在的。

没有拿到奖的,也值得被肯定。

第126章

这种想法一开始提出的时候, 荆棘奖内部也有一些疑问,但阿诺非常坚持。

且真正做起来,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 因为之前这种过程, 荆棘奖一直在默默地做, 已经形成习惯了, 这次只是展示出来而已。

现在转换做法,既是为了把评委的工作摆在明面上,就算有些人想在这个方面做交易,没有足够的过程支撑, 是得不到观众肯定的, 想在私底下威胁评委就范没有那么简单。

同样, 也是为了给这个奖项注入新的血液,让它随着时代, 散发出新的活力。

不过荆棘奖的人也没想到,真正推出之后,效果会这么好。

一开始在官方网站上放直播或视频剪辑的时候, 大众还不知道, 因为不习惯荆棘奖这么早就有动作, 但很快, 关注度逐渐攀升, 迅速吸引了很多眼球。

因为这些评委首先去采访了主演,里面有很多大明星出镜,率先吸引了粉丝, 然后一下有了讨论点。

荆棘奖的这种采访风格突出, 和之前常见的媒体采访不一样,评委的问题显然更加犀利, 他们这种圈内地位不会顾及面子,会问许多关于角色解读的全新问题,甚至有人会刨根究底,问得非常深入。

这要求演员不仅要在电影的那一刻演得好,也要对这个角色甚至整个故事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完整地表达出来。

在这种模式下,对自己的表演没有足够了解的演员是会露怯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