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喜的话音落下,刑部给事中万余出列,扬声说道。
“所奏何事,说来听听。”
“近几日京都流言四起,有损皇上声誉,臣以为是有心怀不轨之人,在行不轨之事,未免动摇国本,望皇上明查。”
“那流言,朕早有耳闻,正如你所言,确有人在行不轨之事,此事朕已交给锦衣卫处理,现已查出散播流言之人,也已将人抓获,诸位爱卿不必担忧。”
“皇上,不知这散播流言之人是谁?”
“此事不必多问。”
“是,皇上。”万余退回原来的位置。
“启奏皇上,臣有事启奏。”刑部侍郎阎良出列。
林西挑了挑眉,道:“讲。”
“臣参奏原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勉,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且与肖王多有勾结,意图不轨,望皇上严查!”
“将折子呈上来。”
林扈在离世之前,已经处理了杨勉,连降三级,发配到偏远的云南地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
春喜得了命令,走下御阶将折子拿了过来,呈给林西御览。
林西仔细看了看,道:“你参奏的罪名可有证据?”
“回皇上,臣有实证。”阎良从袖子里又掏出一份奏折,双手呈到头顶。
春喜见状连忙来到近前,将奏折拿了过来,呈到林西面前。
林西看后,道:“既然证据确凿,那便着人捉拿归案,按律法处置。”
“是,皇上。”阎良领命,重新入列。
林西扫了一眼众人,道:“还有谁有奏?”
乔呈从人群中走出,道:“启禀皇上,臣有奏。”
“讲。”林西看向乔呈,自林肆落马,不少官员受到牵连,唯有他未被林扈发落,依旧做着礼部尚书的位置。
“臣最近身体多有不适,不能胜任尚书一职,特请致仕。”
“乔爱卿患了何疾,有何症状,是否请了大夫?”
“回禀皇上,臣患有痼疾,体力不支,精力衰退,未免耽误家国大事,恳请皇上允准臣致仕之请求。”
林西自然明白他为何如此,无外乎是因他与林肆多有交集,与其让人揭了老底,还不如自己请辞,多少能保住一家老小性命。
林西见他去意已决,道:“好,朕准了。”
乔呈一怔,没想到事情进展这般顺利,不由松了口气,跪倒在地,道:“臣谢皇上隆恩!”
林扈在时,早朝基本要两个时辰打底,就像是上班打卡一样,往往很多时候是在磨洋工,没事找事做,林西登基后,还是原定时间上朝,却没了固定的下班时间,什么时候办完了事,什么时候下班。
一个时辰后,林西宣布散朝,留下了摄政王焦战和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去御书房议事,商定礼部尚书.督察院左都御史,及其他几个空缺的补位人选。(继任左都御史的邱明在不久前致仕。)
四人每个位置举荐三人,最后的决定权在林西,林西虽刚刚执政,却暗中随朝听政一年之久,再加上杨潇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补充,对朝中的大臣可以说是了若指掌,稍作犹豫后,便指定了继位人选。
徐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