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了。”导演在耳麦里提醒李昭。
李昭放下手机,在简短的主持介绍之后,很快看到了据说昨天才刚刚完工的短片。
节目组还是有些人脉的,请来助阵的明星虽然称不上一线,但也是能叫得出来名字,能炒出热度的。第一个登场的作品,剧本底子不错,但显然给主角赋予了太多复杂的层次,主角的扮演者却不是一个专业演员,脸不能说不好看,但画着不适合的妆还开了滤镜,演技更是一塌糊涂,着实拖了后腿。
这种情况,倒确实是现如今影视业的常态。预想中的效果和实际的成品,总是有着巨大的差别。
但其他人显然不想当这个刺头,毕竟这是对外宣传选剧本选编剧的综艺比赛,而不是演员综艺第N季,宁愿揪着剧本中的小瑕疵说事,也没有人愿意说演员演得太烂,拖累剧本这种得罪人的话。
这样下去的话,综艺节目的冲突就着实少了一些,尤其是第一个作品,自然需要一些话题,能上几个热搜,多一点关注。
既然别人不愿意,那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本来平时说话就不中听,还总是请假,欠了节目组人情的李昭身上。导演在耳麦里向李昭给出提示,李昭听完没什么反应,只是翻着手里提前给出的剧本页和演员的简历照片。
等轮到李昭的时候,他看向明星:“你之前一直是歌手,没演过戏?”
“是的。”对方有些紧张地握紧了话筒,他也不是没有预想过会被人这么问,早就写好了回答模版,为什么从歌手转演戏,对演戏有什么看法,诸如此类。
“唱歌不会烦吗?”李昭问。
“啊?”
“演员要演很多不一样的角色,从来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李昭说,“就算是再被人说模式化的演员,起码在工作上都有新剧本。但是当歌手的,一般代表作也就那几十首,少的还只有几首,晚会唱、演唱会唱、商演年会也唱,都是一样的,这样把一样的感情重复几百遍,不会唱得想吐吗?”
当然会想吐,可是人家指明了要听,还不是只能唱,还要唱得深情款款,几乎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不过对着镜头,人总是虚伪的,歌手当然要从别的角度来说,说即使是同一首歌,在不同的时候唱也是有不同心境和感悟的,更会因为不一样的嗓音状态,唱出很多个版本。
“哦。”李昭点了点头,“如果你唱歌能有这么多变化的话,那演戏也不该这么呆板。”
事实上,这位歌手的现场他也不是没有听过,变化是没有的,完全就是交行货,高音避过去,仗着几首歌有点大众知名度,麦克风对着观众递了好几次,自己唱得敷衍。
既然开了头,李昭也没有客气,把对方的缺点又批了一通,又给编剧说话,表示他并不觉得前面几位导师提出的瑕疵是什么bug,这些本身就是剧本里留给演员发挥的空间,只是演员既没有注意到,也没有发挥好。摄影和导演也有一些问题,景别切得混乱,转场生硬。
讲完之后,节目组是满意了,旁边的导师脸色难看,李昭甚至听到旁边的人在跟人嘀咕:“果然是同行替同行说话。”
“其实这个剧本,可能已经算是你能遇到最好的角色了。以后真的去演戏,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