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即使这般英宗也未更改此事,陛下可是要做这第一人?”

老头儿骂人不带脏字,关于明英宗朱祁镇,虽然他是当今皇帝的直属祖宗,但其实对于这位叫门皇帝,大家都十分有默契的避之不谈,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毛澄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告诉朱厚熜,你现在连英宗朱祁镇都不如。

朱厚熜听完当即在朝堂上破大防,差点站起身跟他们吵起来,不过他自己一张嘴怎么吵过这么多张嘴,气得面色紫红,最后还是在老好人梁储的劝说下才勉强散朝。

回去后直接就掀了桌子,黄锦见此担心嘉靖气出个好歹,连忙去请灭火大师冼如星。

冼如星听完也觉得有些无语,不带这么侮辱人的吧,拿谁举例不好拿朱祁镇举例。

朱厚熜坐着台阶上眼泪都要出来了,自打登基,除了刚开始给亲爹要名分闹过一阵,其余的日子里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为了给朝廷省钱,极度臭美的他即使出了孝连新衣服都没怎么做,就这还被拐弯抹角骂昏君,怎么想这么憋屈。

见孩子如此冼如星也一阵心疼,安慰几句哄好后表示这件事儿她自己解决,保证让朝臣们低头同意。

“那你要从哪方面着手?”朱厚熜问道。

“这个嘛……”冼如星神秘兮兮道:“我想跟陛下讨个差事。”

38. 第38章 分化

伴随着几声钟响,何孟春百无聊赖地从禁宫中走出,望着不远处稀稀拉拉的同僚,轻轻叹了口气。

正所谓天地君亲师,自古以来,师者就备受尊敬,不过显然,给皇帝当老师不在此列。

“我与陛下讲仁政,也不知他听没听进去?”

旁边的好友张充笑道:“看陛下眼神都有些发直了,估计是没有。”

明朝的经筵讲学制度极为完善,朱元璋与朱棣时期经筵交流之学功效都非常明显,最起码这两位皇帝被熏陶得文化程度都大有提升。

何孟春身为吏部侍郎,因才学渊博被选为讲学官。他本身就常常以气节自许,对时事得失尤为喜欢评议,经常对着皇帝就是—通观点输出,把嘉靖念得不胜其扰,甚至看见他就打怵。

听到张充调侃自己,有些不满道:“那怎么能行,下次再轮到我值日绝对要和陛下重提此事!”

张充有些无奈,他们这些讲学官早就不比开国之时。景泰帝元年诏开经筵,因为不胜其烦甚至命令手下太监掷金钱于地,让讲官们自己捡,还说是恩典,可即便如此,讲学官还是乖乖照做了。因为明朝东宫制度形如虚设,在经筵是他们这些小官唯一近距离接触圣上的机会。

说到底,是讲学官离不开皇帝,并非皇帝离不开他们,可自己这位好友却始终不懂。

朝中规定,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今儿恰好轮到大讲,光是官员就来了三四十人,而为表示对臣子们的礼遇,紫禁城是管他们吃饭的。

何孟春与张充慢悠悠走在人群末尾,对于用餐—事,显然兴趣缺缺。毕竟光禄寺的饭,吃了—次就不会想第二次。

然而今天却貌似有些不同,进到厅堂,还未开口,就能感受到里面的热火朝天。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