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算冼真人有不对的地方,难道仇鸾就一点错都没有吗?”

群臣:“……”

即使知道冼如星简在帝心,众人依旧被嘉靖如此明晃晃的偏向给整无语了。此时他们无比庆幸,今日只不过是二品以上官员组成的小朝会,若是在早朝,面对文武百官,皇帝此番言论一出,指不定要掀起多少波澜。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急报,知道与军队之事有关,大家心中一惊,以为是蒙古人去而复返,嘉靖顾不上那么多,直接让报信之人当众宣读。

内侍拿着信件,有些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启禀万岁,根据前线来报,在安抚完大同之后,监军冼如星与梅秦舒都觉得是个好机会,所以率领大军向西行进。”

朱厚熜大惊,连忙道:“他们要去哪儿!?”

“河套。”

“什么?!”

“……已经打下一半了。”

78. 第78章 河套

对于河套地区,大明与蒙古人之间已经博弈了上百年。

最早是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消灭河套地区的蒙古势力,彻底将此纳入大明版图,之后朱元璋派自己的儿子晋王驻守此地。朱棣靖难成功后,因为担心藩王作乱,将晋王的封地南迁。如此虽然保证了皇权稳固,但一直以来地区的掌管者突然离去,使得河套地区人心浮动。

蒙古人借着这个机会,不断试探大明防线,甚至于有不少蒙古人直接拖家带口地迁居至此地,因为这些人没有作乱,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贿赂一二后明朝这边也就不再管了,渐渐的,定居在河套的蒙古人越来越多,逐渐与汉人分庭抗礼。

之后就是土木堡之变大明彻底丧失了对河套的统治,在宪宗即位后,曾励精图治,派朝中大臣收复旧土,打出不少漂亮的胜仗。不过虽然收复了河套,可却并未及时治理,导致几十年后再次被蒙古人蚕食。

之后的几任就更不必说了,弘治本身在武功上就很孱弱,组织过几次剿匪行动,最大的胜利是歼敌三人,收获一千多牲畜,然而最后却有几万人受到封赏。说是打仗,更像官场里一次明目张胆的吃空饷。

相反蒙古那边则是天降雄主,小王子统一了各部,彻底与大明形成对立之势。正德虽然御驾亲征击败过对方一次,但也仅限于防御,真说打过去还是没有这个实力的。

常言道,“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翻开地图,会发现黄河有一个很明显的“几”字形弯曲,这里就是河套。打从先秦起,此地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首先河套平原乃是极为优良的牧场,中原王朝能养马放牧的地方非常少,河套不光产马,还盛产好马名马,单是这一点就足够令人垂涎的了。

其次河套地区气候环境都非常好,百姓都说,“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这是一片被上天眷顾的地区,蒙古人可以在此放牧,中原人可以于这儿种田。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