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一周能做的手术数拉满了都未必比国内医生半周做的多。
A市人民医院又是全国范围内有名的医院,有着秦院士做招牌,顾汐在师兄师姐们的照拂下头一个选病人,硬是凑齐了五例具有特异性的肝癌病人。
她对手术的想法很有创造性,也有实际的病例作为辅助,深入浅出地这么一讲,只要是同行,很难不被吸引。
因为是下午的头一场,昏昏欲睡的人在半梦半醒中勉强听着,听到半路才意识到这一学术报告意义的众人纷纷拿出本子,开始奋笔疾书。
只是这醒悟得有点晚,不能把该记录的部分全部记录,可恨的是,知识是具有连通性的,前面少听了一截,后面的不少关于入路和手法的选择便有些一知半解了。
好在还有答疑环节,当顾汐宣布可以提问后,那齐刷刷举起的恍若葱般的手臂无不在证明一点。
顾汐的开场可谓是非常亮眼,在本年度刚“出道”的年轻医生中,都能算一骑绝尘的那种。
等她下台,之前那些只对她抱有些许客气态度的医生主动到了跟前,开始和顾汐交换交流方式。
这就是学术会议的一个重要意义,人情往来,建立人脉,而顾汐未来在医学界的社交圈,便也会从这起步。
紧接着学术会议的,便是手术转播。
参与手术转播的团队有三个,每个团队三台手术,虽说大家是依次进行手术并非同时,但是比较的意义其实很明显。
上一届学会时,国内的几位肝胆科院士都抽不开身,前来参加的是准院士的团队,当时因为事先对病人的评估不够充分,在手术中出现了点小意外,虽说最后成功解决,但终究影响了国内肝胆科对外的形象,所以这次才特地又请了秦院士团队出山。
秦院士年事已高,铅衣对他本就是负担,长时间的手术对于静脉曲张、腰椎间盘、颈椎都不好的他来说很难挨,所以除了第一台手术由他亲自操刀外,第二台和第三台均有顾汐和小师兄一道搭配。
而这三台手术,同样都达到了惊艳众人的效果,
秦院士的手术,那是波澜不惊,足够稳健。
小师兄主刀的手术,可以说是全盘继承了秦院士的风格,以稳为主,动作偏慢,但是可以看出手术质量确实有所提高。
而顾汐做的手术呢?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才华横溢,她总能做出令众人惊呼的操作,她在手术上好像有一种奇妙的敏锐天赋,尤其是她的那双手,又稳又快,她的所有想法,都能通过双手实现。
顾汐的出场,直接让参加学会的医生惊呼又有一位天才医生诞生了。
他们蠢蠢欲动,心中对于顾汐价值的衡量往上又加了两级。
医生和他们的家属也都是会生病的,在手术上有天赋的医生,永远都在医生鄙视链的上端,他们纷纷买股,除了添加顾汐的联系方式外,还想着和她成为朋友。
手术结束,便是学会中冗长但是必要的投票环节了。
顾汐和A市这会参加的不少医生,都在秦院士等人的推荐下成功入了会,现在学会内部的国内成员已经几乎要追平外国成员数了。
而这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国内在协会管理层选举上的优势。
虽说有不少国内的学会成员抱着一种“投自家人不好意思”、“怕被外人说包庇自己人”的想法,硬是非得投其他人,但这回,秦院士的团队是众望所归,在评奖时,顾汐的票数一骑绝尘,直接斩获了年度最佳新人、学会最佳报告的奖项,而秦院士的团队,也收获了年度最佳手术团队的奖项。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