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顾小妹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还没毕业,就找了个富二代男友。

顾家父母当时挺开心,以他们家的情况,可没法让女儿找到这么好的对象,当时劝着小妹好好谈恋爱的他们,哪能想到顾小妹这作死的个性能在这也派上用场,生米煮成熟饭不说,直接揣了个崽。

原身记忆中,关于顾小妹宣告怀孕的这一段,就恍若加了万花筒的滤镜,充满了光怪陆离的颜色。

焦虑、恐慌、无措、决心……最后和家里人一摊牌,接下来的一切,马不停蹄,已经完全失控了。

原身在嫁给孙志国时,比起喜悦,更多的是迷茫和坚定。

一方面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一方面……是当姐姐的,承担家庭责任的笃定。

这会还能淡然地面对一切的原身,后来心里的情感就慢慢失控了。

她是个“听话”的孩子,她愿意为家里承担责任,愿意付出,这些在外人看来有些迂腐的情绪,是原身生存的信条。

这么活着的她,随着时间的发展,三观逐渐崩塌。

未婚先孕的妹妹人生没有任何惩罚——这是好事,她生了个大胖小子,当起了十指不沾阳春水富太太,被丈夫宠爱,得到了来自父母和公婆的关心。

而她呢?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坚持工作,孝顺公婆,友爱小姑子、小叔子,对丈夫的狐朋狗友都客客气气……但最后却是筋疲力尽,一塌糊涂。

从小被教导要听话的她乖乖听话了,可为什么她的人生更加糟糕了呢?

原身是家中的姐姐,她曾经一直引以为傲的,是自己是家里必不可缺的一份子,妹妹依赖她,爸妈信赖他。

可婚后,她离开家了,爸妈过得也不差。妹妹呢,日子很好,再也不用向她求助。有时候她甚至觉得她在顾家是可有可无的。

这样的心情,要她不自觉地想要依赖婚后的丈夫,想要依赖婚后所拥有的新的家庭,也正是这份需要,才能让她像老黄牛一样一天一天地干,哪怕怨言渐重,也能以忍耐告终。

原身对于自己心态的变化并不明知,几乎没什么自己的社交的她,也不知道要找谁倾诉,只能不断地把苦处反刍。

她和妹妹的位置已经不知从何时开始被倒置,可偏偏,她还时常有得靠妹妹才能得到的好处。

这样矛盾的心情,和孙家人加在她身上的辛苦,共同铸就了原身的苦痛,要她永远困在这想不开的情境。

顾汐也说不出这算是幸运还是不幸

原身两年后之所以能清醒选择离开,那也是托了妹妹的福。

妹妹当年未婚先孕,生下的孩子比孙瑕瑜要大两岁。

顾小妹把孩子送去了S城刚兴起没几年的私立中学就读,一年的学费就要两万五,而这初中升学率是全市第一。

原身很受这件事的刺激,一是她爱女儿,不愿意女儿比别人输在起跑线。二是因为……她不愿意与人诉说的,和妹妹的那点微妙比较心理。

于是那一年,她和孙志国是吵得天昏地暗,终于在孙志国把她要还给妹妹的钱拿走后,她的情绪达到了顶峰,她深深地觉得,和这样的男人没法过了,她要离开,自己赚点钱来养女儿。

可偏偏也是因为和顾家人的关系,原身在遇到那么多问题时,都不愿意和家人倾诉,她为了丈夫已经好几次和妹妹低头了,她不想连自己这糟糕的婚姻,都得在妹妹面前坦诚。

她纠结之下,选择了独身离开,只留下了一地鸡毛。

原身很想带女儿一道走,但是她没办法。

就在她下定决心那两年,国内关于读书户口的管理变得严格,除了就读私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