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朝的科举风格,和朱元璋的做事风格很像,那就是一言堂,只以程朱的观点为正确,对其他各朝的注解和解析都不采纳。这固然能够统一思想,但同时?也限制了思想。举个例子?,在?历史上?,思想最为自由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后来?秦用法家统一中原,汉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阶级对思想方向的取舍转变那么大,是因为社会?情况一直在?变化?,不同的时?期适用于不同的思想。就如于谦在?京师保卫战最危急的时?候,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理念,稳定了朝野上?下的人心?,才朝廷百姓齐心?赶走瓦剌人一样。秦用严苛的法家思想完成统一,是因为统一六国是战时?,乱世用重典,所以法家的思想适合那时?的秦。到了汉朝,四?海稳固之时?,便需要休养生息,需要重建经济社会?制度,所以用温和的儒家思想,推行仁政。】

【所以思想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就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明?朝摒弃其他有学之士对四?书五经的注解,只取程朱之言,属实是为了一棵歪脖子?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不是主播瞧不起程朱二人,属实是他们的许多思想,过于有毒,服务于皇权,却限制了国家发展。科举取士,皇帝取得?确实是工具人,可是工具人也得?有自己的能耐,若是朝中多一些像于谦这样的人,皇帝哪怕平庸无为一些,国家依旧能够顺利运转。但是限定了范围,后成化?年又定死了格式和内容,这不仅堵住了真正聪明?睿智的人的路子?,还给那些脑袋空空的草包提供了空子?——这种人只要出身有钱人家,花钱找些枪手,根据范围和格式写一些空洞却安全的文章,牢记心?中去考试,浑水摸鱼弄个功名不难。】

南乔一番话,令所有帝王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牢固的思想统治是每一朝帝王最想要做到,却不能宣之于口的秘密。

如果说,武将们的依仗,是手中的兵权,那么文臣们的依仗,就是他们对思想的引领,对舆论的带动?和控制。为何皇帝要敬重大儒,就算他们是白身,也要对他们恭敬对待,比对任何一个朝臣都要客气,就是因为大儒一般门生遍天下,故旧满朝堂,他们若对皇帝或朝廷有什么意见,最能带动?朝野上?下的人心?了。

思想,才是最危险又最不好掌控的利器。

在?某一瞬间,帝王们甚至觉得?,大明?朝对科举的改革没毛病,可是再结合天幕的说法想想,又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嬴政在?愣神好一会?儿?后,一股喜悦之情直冲心?头:科举取士!

这是他日思夜想也未曾想到的方法。秦一统天下易,安天下却难,六国的王侯公卿从高处跌落,如何甘心??自然是各种给嬴政挖坑搞破坏。这样的势力,拉拢是拉拢不了的,嬴政放不下那个身段去求和不说,而且人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就算是大秦将他们捧到与灭国前一样的高度,他们也不会?满足。

可是这样的势力,一时?半会?也无法全部消灭,嬴政急需一个势力能与这些人形成对抗,而科举给了他一个极好的思路:从底层百姓中择良才!

嬴政感觉笼罩在?心?头多日的阴霾,就如此一扫而空,顿时?忍不住畅快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