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害处?宋的目的在分权,可如此分也属实过于简单粗暴了。

赵匡胤未曾想到,自己改革科举一事,竟有如此影响,他当?初只?想着分权,便想着要用一些没有根基和?背景的人,想用普通百姓出身的士子,来冲淡稀释掉许多身后有大家族的人的权力?,不想一下子用力?过猛,导致取士取多了。

“确实需要一个考核办法,将官员中的一些任清除出去?。”赵匡胤记下这一笔。

【而?冗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太*祖就?开始的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原因还是和?唐的灭亡以及赵匡胤上位的方式有关——他天然不信任武将。重文除了体现在扩大科举范围,大面积进行文考取士外,还体现在朝中文武大臣的不同待遇上。在宋朝朝廷中,武将会受到压制,缺乏升迁的渠道,文官则不然。而?且军队内部以文官为主?,武将们只?有等到打仗的时候,才有指挥权,至于调兵权、统兵权都不在武将手里。】

【文武相济本是对的,咱们的军中也有政委之类的文官,但是文官干了武官该干的活儿,就?不对了。武将们除了带兵打仗,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将士们平日的训练,提升他们的体力?、如何布阵迎敌、如何行军等等,看过一些军旅剧和?军事题材的节目的都知道,当?兵的平日训练很重要,也很辛苦。就?比如野外拉练这条,武将们身体素质过硬,陪着士兵们在外翻山越岭不难,还能监督他们,文官的身体素质就?做不到。而?另外一些如日常的吃喝住行、医疗、思想建设才适合文官负责。宋朝将武将的权力?压缩到了极致,平时连统兵权都没有,更别说练兵了。哦,你问宋朝大兵们训练怎么?办?没关系啊,用人数堆嘛!于是冗兵冗员的问题也就?出现咯。】

第85章 南宋跑神完颜构(20)

拥有?一支威武雄狮, 是每个帝王的刚需,是稳定江山的基础手段,谁的江山不是靠着军队打下来的呢?

朱元璋是知道朱棣后来建立的明军三大营的, 这样的创举令他?这位老父亲也刮目相看, 因?而对朱棣也寄予厚望。

趁此机会, 朱元璋问:“老四, 你觉得咱们该如何避免走宋的老路?”

朱棣顿时浑身?的皮都绷紧了,这问题有?点像是送命题啊!但他不敢怠慢,道:“儿子?以为,宋的募兵制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是应当取代?府兵制, 只是招募了兵员,应当加以操练, 并配以甲胄兵器,成为精兵为上。若一支兵, 能以以一当三,甚至以一当五, 便能省下另外几人的军饷不说,还能省下几幅甲胄兵器。”

朱元璋回忆起正统年间的京师大营中的兵, 确实都训练的不错, 可是从张辅等人口中得知, 太宗时期的三大营更为彪勇强悍,令他?好奇得很。

于是,朱元璋道:“若是我让你从各处军中,调来精壮于一处, 你可能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精兵来?”

朱棣保守地?回道:“若父皇有?此意,儿臣自?然竭尽全力。”

训练精兵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 钱也是个问题啊!朱棣哪敢一口应承下来。可是他?又不好意思跟皇帝开口要钱。

朱元璋心头掠过一丝失落,这个老四还是守着君臣之礼。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对这些儿子?严苛又疏离的报应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