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去捡破烂,等到假期结束回到学校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同学愿意和南轩来往。比如南轩假装说自己需要钱,陪他去打工,就完全做不了一般中学生在假期会做的事情——和朋友打球,和家人出去旅游之类的。比如在他住在完全直不起腰的阁楼上时,南轩要求他陪伴自己,实际上却是让他可以在冷气房里睡觉。

他还得起吗?

有时候郑南轩睡着了,陈青筠从地铺上爬起来,坐在床边,久久看着他的睡颜,心想如果一直还不起也没关系,总归欠着,他们之间也就还有关系。

除此之外,他能做什么呢?他不敢伸出手,哪怕他很想碰一碰南轩的头发。

莫锦丽出现在他们当中时,陈青筠就知道那些他早就设想过的宿命来临了。

少年的朋友之间哪怕再亲密,那也不过是短暂的一段关系,南轩的身边最终会有一个长时间的伴侣,她会取代他所有曾经亲密过的社会关系,最终成为他的家人。

不管那个人是谁,此后也只有她是他的家人,然后他们会有一个全新的家庭。

陈青筠始终记得小学六年级时,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去,对他说,他写的那篇《我的家庭》,虽然真情实感,但是有一点离题,也不够正能量,希望他能够让文章主题升华。

陈青筠绞尽了脑汁也不知道怎么让主题升华,老师对他说:“等到你长大了,自己有了一个家庭,那就是你未来的家庭了,对不对?”

老师让他想象那个家庭,作为文章的结尾。他想象着老师描述的那个家庭,在那一刻恍然大悟,不管小的时候有怎么样的家庭,大了以后还是可以再有一个家的。

失去了家的陈青筠,在老师的指引之下,幻想着未来的那个家庭时,忽然想到,郑南轩的未来,也会有这样一个家庭吧?

那就是每个人最后都要进入,并且都去保护的家庭吗?

如果是南轩的话,一定不会像自己的爸爸一样,把事情搞砸的。

可是南轩的那个家庭,和自己未来的家庭,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吧?

12岁的陈青筠在纸上画了两个圆圈,一个圈里写了郑南轩的家,一个圈里写了陈青筠的家。在中间画了一道深深的沟,他想了想,又在沟上画了一座桥。

17岁的陈青筠,找到那一页纸,在郑南轩的家那个圈里写上“莫锦丽”,然后又狠狠地划掉了。

郑南轩有多么受欢迎,陈青筠一直都知道。从初中开始,就有女生让他帮忙递情书给郑南轩。第一次收到这样的请求,是在初中三年级,他的前桌求他把那封粉色的情书拿给郑南轩——也就是在那一瞬间,陈青筠对自己设想过的未来,有了真切的体验。

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态,他不愿意。他不愿意接收那封情书,不愿意拿给郑南轩。

他对他前桌说郑南轩不看情书,他送过去也没用。那个女孩最后说,假如陈青筠不帮助她,她会自己去郑南轩的班级,递给郑南轩。

不得已的陈青筠最后还是帮女孩递了情书。郑南轩接过情书后,却开始有些感兴趣地问他,是谁送的,是不是和他很熟,那女生怎么样。

陈青筠的心口好像堵了一块大石头,勉强回答了这些问题,最后澄清了自己并不是在当丘比特,而是怕那个女生亲自去找郑南轩,给他添麻烦。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