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炸’了。

此时玻璃瓶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小孩子常用?‘琉璃小泡’养鱼,可见此物?并不珍稀。还有诗云‘映光鱼隐见’,说的就是流行用?玻璃瓶养鱼,用?灯映照装饰,供人观赏,有点儿现代玻璃缸造景的意思了。

所以素娥要找人吹制一百多个玻璃瓶也不算什么,只要她给钱,就和六局平常做的活儿没什么不同。

关键是这些玻璃瓶的‘质量’,要知道华夏传统上?多是铅钡玻璃,比欧洲的玻璃更脆弱不说了,‘铅’这种东西更是让素娥不得不考虑食品安全...因此,再考虑到此时制瓷业的先进,质量有保障,素娥最终决定用?瓷瓶代替玻璃瓶。

不过就算换成瓷瓶,素娥也不确定瓷瓶能抗住压力。之前几次酿香槟酒虽然没有炸瓶,可每次都只酿一瓶两瓶的,而且最开?始还都没酿成功,实在无法作为?参考。

换到瓶中后,素娥按照之前几次酿造积累的经验,放入了适量的糖、酵母、酵母营养物?质等。然后就上?瓶塞,并在木制瓶塞外?用?铁丝拧了个‘小帽子’固定,防止木塞被瓶中气体冲出来。

现在这一百多瓶的香槟就在二楼静室里进行二次发酵,素娥这次是要开?一瓶出来,看看情况。没有上?辈子的酿造条件,连发酵时间也谈不到标准化,也就只能用?这种‘笨办法’确定发酵情况了。

说起来,二楼的环境其实不合适,香槟发酵最好还是在恒温恒湿的专门酒窖中进行。但?谁让素娥没有那?条件呢?也只好将这个房间完全密闭,不叫见光,平时也绝不进去,勉强用?来酿酒了。

素娥开?了一瓶酒,拧开?铁丝的‘小帽子’,用?她找人做的开?瓶器开?瓶......

“还差着一些啊...”素娥已经感受到瓶子里是足气的了,但?味道上?还差一些,应该再发酵一些时间。

“夫人酿的葡萄酒还没好吗?”肖燕燕好奇地看了一眼倒出来的葡萄酒。她是见过葡萄酒的,但?都是深红色,从没见过这样透明?的葡萄酒。

其实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一样历史悠久,但?不知道为?什么传至华夏,就都是一些红葡萄酒了。这或许也和华夏人的喜好有关吧,透明?色的酒水太普通了,殷红的葡萄酒则要抢眼的多,一看就知道和普通酒不同。

‘红酒’一出,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这是珍贵的葡萄酒了。

如?今华夏也学会酿葡萄酒了,但?在果子酒被看低的当下,葡萄酒依旧独树一帜,被认为?是高档酒之列呢。

“还差着一些滋味,不过看这情形,应该是成了。”素娥心情还不错。到现在为?止这些香槟也有过炸瓶的情况,但?只有两次。而现在尝味道也觉得只是差时间酝酿了而已,已是‘胜利在望’。

正说话间,杜春杏就进来说话,禀报素娥道:“夫人,方才奴婢去提餐食,听前殿的姐姐说,外?头正关薪炭,各殿的贵人都派人去领了。夫人今冬的份例也未领足,不若我等吃了饭,也去领罢。”

后妃每月都有炭,但?平常没有多少,称之为?‘洗头炭’。说法是洗完头后需要保暖用?炭,所以才有这炭发下来。

真要说大量发薪炭,还得是冬天,称之为?‘过冬炭’。这过冬炭准备的是从十月初到二月末,整整五个月的量,按照后妃的等级不同,各有定量。像皇后娘娘的就最多,过冬炭足足有一千两百秤呢!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