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少成看在眼里,心头一软:“万事开头难,而今是忙了些,待明年一切滚上正轨,便能轻松许多。至于如何做出政绩,主要还是得先让百姓的荷包鼓起来。”
县令作为正印官,职责不外乎所辖领域钱粮赋税无拖欠、仓廪丰实、百姓各得其所……。实现些的首要前提,便是百姓富足。
只要耕者有其田、百姓衣食无忧,钱粮赋税自然就不用拖欠了,届时政绩想不出色也难。
岭北虽然天气恶劣,但土地意外的肥沃,即便只能种一季稻子,产量也不低。可惜许多田地被富绅财主吞并,还挂在了有科举功名的人名下,好些都是不用交田税的。
严少成有心让些财主吐出他们占用的田地,可这需要时间。
所以要让百姓富裕,不能单靠农业,还得与商业齐头并进才好。
岭北商贸不兴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赋税过重,经商环境恶劣;二是道路不够发达,货物进出不便。只要将这两个问题解决,振兴商贸指日可待。
赋税的问题已然解决,而今严少成想做的便是分化岭北这群地头蛇,扶持小商户,为岭北注入一股活水,以此打压沈、乌、徐三家的势力,让岭北的经商环境更加澄明。
然后便是修路。
修路一来让外头的商队进出岭北更加便宜,二来也能起来以工代赈的作用。
严少煊听到里,心里又生了些疑惑:“前头不是已经花大价钱,将道路都修缮了一遍吗?”
严少成摇了摇头:“不是城内的道路,是外头的商队进岭北的道路。”
而今外头的人要进岭北大抵有两条路线,一是直接从扶桐岭翻山越岭过,二是从附近的辽阳府城绕些路进来。
前者风险太大,后者不仅费时,成本也会增高。
毕竟每过一道城门,便要被收一回门税,商队带的货物多,门税收得也高。经辽阳府进岭北,至少要多过两道城门,花销之高可见一斑。
这下,严少煊明黑了。
“你不补田税,便是想省下银子,用来修路?”
严少成点了点头:“城内些道路,应当是当初修建时偷工减料了,而今补了这处坏那处。城外新修官道,定要用好的料子,修得结实些,不然往后修补便是个大工程。”
原是如此!严少煊将脑袋砸到严少成胸前,深深地叹了口气。
而今这种路便是用再好的材料,又能结实到哪里去?不说别的,只说来岭北的这一路,即便是修得最好的官道,也不如现代的水泥路平坦结实。
倘若岭北能修几条水泥路,那商队过滚商上定然轻省许多。
水泥的制作方法他们高中时学过,可惜严少煊这个学渣已经忘干净了,不然这会儿定然能帮上严少成的忙。
严少煊十分惋惜。
第137章
严少煊一点儿天赋全点在厨艺上了,别处有什么新菜式,他尝一口,便能将佐料和火候复刻个八九不离十。
可换成水泥,却全然不同了,这玩意儿实在有些为难厨子。他绞尽脑汁儿想了好一会儿,还是没能回忆起来。
好在除了水泥,他还有别的主意能帮严少成。
严少成见他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眸光发亮,心里好笑,摸了摸他的腚,低声询问:“在想什么?”
严少煊甩了甩脑袋,忽然起身,跨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