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我不与你在这胡扯了,你信不信,我不管。王颐之,既然你不教,就别妨碍我教,你看不上我,行,但别害了你自己女儿。今日谢家上门,意在羞辱静姐儿,我本意是退了这门婚事,但你太婆在那东扯西扯,一会儿要换到五姑娘身上,一会儿又非要静姐儿留下这门婚事,最后闹成后面的局面,这是她跟方筝自己作的孽,你若非要搬到我身上,那我也只能说,你王大官人竟也是个眼拙的。”
大概是原主二人私下吵的太多了,赵鸾鸾第一次跟他说话,没忍住,有一股无名火冲上来,让她上了头,但她今日绝不是来这吵的。
“你想说的说了,也该让我说我的了。”她看了眼桌上那张大字,转过头来目不转睛看着王颐之道,“王颐之,我们和离吧,好聚好散。”
本以为只是一个和从前许多个夜里争吵一样的王颐之,刹那间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二人成婚十三年,这是他第一次提到和离这两个字。
赵鸾鸾见他没缓过来,也没催,只心里对原主的窝囊人生有些同情,原主从前与他吵的再厉害的时候也有,只是能吵其实还代表着她不想放弃这个人,到最后就是关系更冷,一个月里,见两次都奢侈,原主的精神也就更不好,日日守在菩萨那,跟着了魔一样的念《大悲咒》,期望得到庇佑,期望他们的关系总会可以转圜,可实际上,早就不可能了。
“王家看不上不如你们门户的我,也嫌弃我生的静姐儿,和离后,就由我带她走,反正静姐儿在与不在,与你无甚影响,我们会回赵家,你是续娶也罢,继续孤苦也罢,都随你自己。”
和离之事,是赵鸾鸾一开始便决定的,只是时间却提前了很多。
原本,她是打算借王家之力留在长京城闯一闯,毕竟是章朝最繁华之地,可惜,这些日子,她也看出来,王家于她而言,非但无用,反倒是累赘。既无利可图,便需快刀斩乱麻。
至于回赵家,是她随口胡诌的,若是说要留在京城,怕是让王家徒增反对。
王颐之很久没说话,赵鸾鸾本也耐心等着,谁知什么都没等到,那人直接走了,又气地她险些摔了手边新得的黑釉茶壶。
她料到不会这么轻易,没成想,这人竟然装聋。
此后几日,王颐之竟是直接宿在御史台,不回来了。
大宅院里瞒不住事,很快,整个王家都知道了,赵鸾鸾想要和离。
第16章 少年弟赵长胤50%丨母女50%
张氏听说这事儿时,差点从炕桌前摔下来,满脸不可置信,“她当真闹着要和离?”
和离二字,在世家女子成婚后,犹如禁忌。虽说坊间再嫁人之事不少,但是王家是何等人家,若真闹得不可收场,在长京城传开来,保不齐会让宫里都要知晓,其他世家们会如何耻笑!
坐在下首的方筝,点点头,虽心里稍有些幸灾乐祸,却也并不相信,“听说是当晚就吵起来了。只是,我瞧着,应是气急说的,二人之间再不济还有静姐儿,若真和离,岂不荒唐。”
张氏喝了口凉茶,镇镇心神,勉强劝慰自己道,“当时那赵氏是何等想嫁入我们王家,若真和离,怕也是舍不得。就算不顾及自己,也要顾及她娘家。她那庶出弟弟,是个有能耐的,今年参加武举,已获武举人,赵刺史只有这一个儿子,甚为器重,定会安排他前往京城投靠王家,以待来年二月省试,想必近来就要到了。”
此事方筝倒是不知晓,如今听了,只心道她那嫂嫂绝不会真和离了。
*
藕香榭
王静则与赵鸾鸾母女二人恰也正在探讨此事,赵鸾鸾手里拿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