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正手拉过去的球正好在对面的正手领域,但对面的正手拉过来的球却在左手的反手领域。
所以一般很多左手将都擅长反手区域,可宋临州偏偏又是直板,这些年在多次针对性训练里开始逐渐把自己的正手也当反手打,一面两用。
但看似宋临州【8:6】领先,但实际上主动权掌握在森宇南的手里。
男队的球员们也没有掉以轻心,不停地帮宋临州加油鼓劲儿。
森宇南得分了也不喊,而是紧盯着宋临州握拍的手势。
这两年每次看到宋临州练球,森宇南都能想起自己和宋临州都在朝京队的日子。
那个时候他俩关系虽说不上很好,但也是偶尔在一起探讨过直板的体系。
森宇南想要换横板,宋临州却坚持练直板。
一开始,朝京队的教练们都认为森宇南改横板更有发展空间,队里的人也更看好森宇南。
可是U15里森宇南输给宋临州之后,他们两个人在朝京队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的资源开始朝着宋临州倾斜。
而森宇南在考虑十五岁就放弃运动员身份的边缘。
在被当时只有13岁的朱淇说教一通后,森宇南专门去了解过这个江淮省队的女孩,知道她从八岁开始就各种越级打怪的光辉履历。
——这样有天赋的球员,一定能进入国家队。
当时的森宇南是这样想的。
如果这么早就退役,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跟这个女孩有交集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森宇南也不想这么快放弃乒乓球,毅然决然跑到港队试训。
虽然成功入选港队,但森宇南依旧密切关注国家队的各种人员变动。
朱淇13岁拿了U15的女单冠军,14岁拿了亚青赛第一,15岁拿了世青赛第一。
18岁以下的第一都拿了个遍但还没有进入国家队。
森宇南不知道为什么,但对国家队意见很大,认为当时的国家队根本不懂得拉拢人才。他甚至还向自己的主教练提议过,邀请朱淇来港队试训。
如果朱淇来港队的话,或许连试训都不需要就可以直接成为正式队员。
森宇南相信,她能做到这一点。
这些事朱淇并不知道,森宇南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但港队还在调取朱淇资料的时候,朱淇就在澳宫世冠杯出名了。
港队痛失人才。
森宇南很不甘心。
觉得国家队不配。
如果国家队早点把朱淇收入旗下,朱淇或许能更早开创属于她的奇迹。
至于朱淇的那个弟弟……
在港队和一些外国人呆的时间久了,森宇南没有那种什么连襟思想,而更多偏向于西方的朱淇是朱淇、秦小八是秦小八。
他也无所谓秦小八喜不喜欢自己,更何况森宇南看秦小八也很不顺眼。
有一个21岁大满贯的极致天赋型选手姐姐,在旁边拉着他训练,结果还练得这么烂。
浪费资源。
其实原本这次来国家队训练的机会,是港队另一个人的。
但森宇南并不稀罕什么加强机会还是来了,因为这里有朱淇。
来到之后,森宇南也更加确定自己对国家队的判断。
只有女队能打。
男队拉垮。
在20世纪90年代,珠港是超强经济区,人均GDP赶超此时此刻的中国三倍。
或许教练方面配置一般,但其他的各方面资源绝对是顶尖水准。
国家队的胶皮每个月居然还限量发放,港队是不限量供应。
国家队发的球衣是棉麻材质,一出汗就粘在皮肤上,非常不透气也不舒服。但港队的球服是最先进的聚酯材质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