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翻
本举例:“我老家在山里嘛,高中到县城上学,从老师放的央视纪录片上第一次看到海,然后就特别喜欢海洋生物。”
“所以你看,不管什么主旨,我很明显喜欢用蓝、紫、黑色,包括上学期我们一起做的害羞水母。”
“另外跟其他同学很大区别在于,我认为塑料污染环境,对海洋生物的伤害巨大。班主任上次就说,哪怕有一百本sketchbook,其中最注重环保、最轻快的肯定是我的。”
同样的原理,林苗苗提议:“元元你不是经常买带波点图案的东西么?可能之前没概念,光想着成衣系列感,忽视了个人符号的长期贯穿。现在用上一定来得及。”
偏偏整件事的棘手点便在于此。
“波点……是我姐喜欢的。”
乔鸢按着太阳穴答:“我能说出自己爱吃什么,不过涉及更详细的东西,例如偏爱什么颜色、哪种衣服款式、类型音乐……”
剔去姐姐的影响,那里空空荡荡,比废弃仓库还要荒芜。
她试过回忆童年、询问家人,然而可能间隔太长,遗憾地发觉以前的爱好通通不作数了。
现阶段的乔鸢对于大多数东西,感官皆止步于‘还好’的程度,问就是不喜欢,不讨厌,反正可以接受。
“嗯……”
好诡异的困境。
怎么会有人说不出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呢?
气氛再次沉默。
帮不上忙的陈言正在下厨,端出一盘炒西葫芦。
开门时油烟气滚滚而来,留意到乔鸢下意识手背掩鼻,苗苗灵光一闪:“不管怎么说,确定自己讨厌的东西应该比喜欢的简单。只需要举点极端例子,元元你吃过牛蛙么?”
乔鸢:“没有。”
“醉蟹醉虾呢?听说生吃肉超嫩,就是有寄生虫,你能接受吗?”
寄生虫啊,你是说,那种在人身体里钻来钻去的活体生物?
乔鸢沉吟:“应该……”
“我不太能接受。”
陈言关上门回答。
“我还好。”林苗苗持反对意见!
“海鲜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鲜,为了好吃付出一点代价,只要不影响健康我没问题!”
说完,两双眼同时转向乔鸢。
乔鸢:“……”
乔老板应酬多,有意讨好他,酒桌上经常出现一些闻所未闻的珍稀食物。
乔守峰本人态度一般,吃两口全面子,洪丽早年时常念叨不卫生,叫他不要吃。
乔童安口味淡,轮到她——
她模棱两可地回答:“如果没有极端情况,我应该不会主动去吃。”
林苗苗:“下一题,怎么看待摇滚乐?”
乔鸢摇头:“不了解。”
“rep?”
“有点吵,部分歌词不错。”
“某rapper脏话连篇写歌diss前女友。”
“人品低下。”
“能不能接受穿红绿配色花棉袄去逛商城?”
“……一定要吗?”
“长指甲刮玻璃的声音。”
“不喜欢。”
“要说讨厌。”林苗苗纠正,紧接着出题:“过期牛奶!”
乔鸢:“谁会喜欢……?”
“嘿嘿,开个玩笑,住叙利亚风白坯房!”
“可以接受。”
……
就这么一问一答,陈言打辅助,乔鸢混乱不堪的视角一点一点减轻,犹如大雾丝丝缕缕散去。
“就是效率低了点,样本太少。”
中场休息,吃饭,当林苗苗如是说时,陈言提出新方法。
饭后三人直奔咖啡厅。
信奉节能主义的懒惰店长照常躺平沙发上,闻声摸眼睛,抬起来一只眼皮:“所以,你们想在店里做问卷调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