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哪里先行一步就能掌握先机?是输是赢还是要凭各自的本事。”

淳于越也不是上赶着的人,“你这无知小儿若是不识好歹,老夫也没必要妄做好人。”

说着就作势要先开始。

叔孙通虽然嘴上占便宜,但到手的好处可一点也不想还出去,“既然这是淳于先生极力要求的,纵然我不愿意也只能勉强,这才不至于寒了先生的心。”

淳于越看着脸皮厚的能抵御匈奴的叔孙通,促骂了一句,“也就嘴皮子功夫厉害了。”

但是话是这样说,淳于越还是有点不安,他有种感觉他自己可能会输。

当然不是输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单纯输给叔孙通的不要脸上。

叔孙通收敛起自己的嬉皮笑脸,“如果淳于先生准备好了,那我就开始了。”

叔孙通还怪有礼貌的,输出观点之前还给淳于越做个提醒。

这次辩论的主题很简单——学习应当重“功”还是重“情”。

“常言道,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我冒昧问一句,淳于先生学习数载是为了什么?”

淳于越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自然是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追求和信仰。”

叔孙通觉得这话还是太过粉饰,他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换一个更为直白的表述。

“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追求,这一目标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为官做宰,青史留名?

既然是这个意思,那与我所说的追功利有何不同?”

淳于越就知道叔孙通会在这点上面给自己做文章,他早有准备。

“当然不一样,为官做宰实现自己的抱负是每一个人的追求,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这和我们今天所辩的‘功’不一样。

为天下,为百姓,为君王,这是‘大功’,这样的‘大功’脱离了以自身为中心的利益,更是一种大情大爱,就是我所说的重‘情’。

我从不认为这样的‘功’需要被抵制。

我一直强调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不修道德,只顾利益的行为需要被抵制。

我所言的是,在大局面前,个人利益和小爱应当为其让步,何况是为了谄媚君王,不顾礼义廉耻这种小人行径?”

“淳于先生说了这么多,我有一事不明,何为个人利益,何为群体利益?

世人皆浊的时候,我们是坚持自己还是顺应群体利益同流合污?”

“自然坚持自身,就像如今,我也是坚持自身不与你等小儿同流一样。”

对于淳于越这种时不时找机会骂自己的行为,叔孙通毫不在意,他抓住其中一点不放,“淳于先生说的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们都知道。

但是这个判断标准又是什么?

自以为是的做着为了百姓好的事情,往往百姓深受其苦。

打着为了百姓好的旗号却做着残害百姓的事情,这种人比直言残害百姓的人又强到哪里去?”

淳于越对于叔孙通的声声质问不加理会,他知道这是叔孙通的诡辩,他不能被带偏。

所以无论叔孙通说了多少,淳于越只坚持一点,“个人利益要为百姓利益让步。 网?阯?F?a?b?u?y?e?ì????ù???é?n?Ⅱ??????????????????

君王是人,总会有力有不逮的时候。

为臣者更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对君上的懈怠视若无睹,甚至纵容献媚,要的是规劝,这是臣子之责!”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