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令来的比他想象中快得多,短短三五日时间他手底下的新兵就迁到洛阳城外和其他新募来的兵丁一起训练,他也从无关紧要的从事摇身变成真正可以喊声“将军”的骑都尉。
天无绝人之路,他张文远果然大有可为!
“明光,荀司空的府邸就在前头,为兄去拜访旧友,就不跟着你碍眼了,回见。”
张辽走路带风,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是好的。
他也想跟着明光贤弟去拜见长辈,不过司空大人的府邸对他而言门槛太高,只能拜托贤弟将他的心意带到,他去寻同在京城的并州同袍叙旧顺便打探情况。
他们如今的顶头上司都亭侯吕奉先和他一样是并州人,而且早先也曾在丁执金吾麾下效力,虽然后来上头出了点儿小问题,但是他们俩的关系还算可以。
荀晔看看近在咫尺的司空府,挥挥手和已经跑没影儿的张辽道,“回见。”
听不见不是他的问题,反正他说了。
没见面之前他对这位八百打十万的逍遥津战神有过很深的滤镜,但是相处几天后就意识到滤镜戴早了,应该等他们都进了史书再戴。
张文远临阵脱逃跑了,去见叔祖的就只剩下他一个。他祖父在美人爹小时候就去世了,长这么大第一次见祖父辈的长辈还怪紧张的。
托后世那些影视作品的福,他知道荀彧荀攸这些荀氏名人,但是再偏一点就不行了。
青史留名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简单者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便代代相传,难者可能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寂寂无名。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没文化只知道那些著名的帝王将相,稍微偏门一点儿的人物都毫无印象,不然绝对不会直到文若叔找上门才知道身处东汉末年。
美人爹满腹经纶锦心绣肠,书房里高深奥妙的著作一堆又一堆,不知道美人爹的名讳是他孤陋寡闻,和美人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同理可得:没听过叔祖的名讳也是他孤陋寡闻,和叔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府中书房,正与荀攸对坐而谈的荀爽听得门房通报露出笑容,“明光初次离家,公达与那孩子也是多年未见,正好一同见见。”
荀攸抚衣起身,和叔祖一同前往正厅,“可惜未能见到几位叔父。”
荀爽摇摇头,心里也颇为遗憾,“早晚能见,不急一时。”
荀司空只在家书中见过侄孙,倒是荀攸多年前曾见过这个小他十几岁的从弟,不过他对从弟的印象还停留在失魂痴儿上,一眨眼那么多年过去,当初孱弱到险些养不活的小家伙儿也平平安安长大了。
荀氏族人离开密县时和京城通过消息,司空府的门房知道这几天会有小郎君过来拜见,进去通报的同时直接领人进去。
荀晔心里很慌,不知道为什么有种小学生时期去办公室单独和老师谈话的感觉。越紧张越爱胡思乱想,从容之下是脑子里迅速滚动的弹幕。
怎么说呢,还是见面见得少,要是小时候天天见面他肯定不紧张。
可惜祖父那辈正好赶上党锢之祸,叔祖弃官后没回颍川,而是找了个离颍川很远的山沟沟一隐居就是十几年。
合理怀疑“宅”是他们家的隐性基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随机出现性状。
少年郎循着门房的指引来到正厅,恭恭敬敬地向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