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武力天花板智商地板,这描述听上去真的很吕布啊。

会议结束,所有人该回官署回官署该回军营回军营。

荀悦示意荀晔留下,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才看向主位问道,“叔父命明光回颍川,可是想让他将沿途流民都招揽来并州?”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以他们家傻小子的性子,路上遇到流民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荀晔很有自知之明,不好意思的说道,“阿父不用担心,太原和上党还有很多荒田,来多少都能安排。”

接纳流民最难熬的是只出不进的第一年,正好再过俩月就是秋收,别说只是接纳路上的流民,就是太行山里的贼匪全部下山说要种地他们都养得起。

不知道今年冬天会不会冷的过分,但是不管冷不冷都得防备胡人南下,到时候正好让他们去打胡人。

也就这几年能靠荒地来稳定流民,等人口饱和养不起那么多人就得琢磨扩大地盘了。

没办法,就算现在能出海寻找玉米土豆红薯花生,找到的东西和后世改良过的高产品种也不一样。

荀悦无奈的看他一眼,“阿父的意思是,主动招揽流民会得罪地方主官。”

治下百姓流离失所不是好事儿,地方官员也要脸,别处流民流落到他们治下他们或许紧闭城门不会管,但是肯定会唾骂别处官员无能。

流民主动逃到并州被他们接纳是一回事儿,他们到豫州带走豫州百姓又是一回事儿。

这次和之前搬家不太一样,当时带走的只是附近几个村落,地方官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

招揽流民动辄上万,地方主官或许会窃喜治下流民全部去祸害其他地方,但是也有可能倒打一耙骂他们胡作非为。

荀晔皱着眉头听他爹说完,“他们自己治理不好地方还不让百姓去能活命的地方?这是什么道理?”

遇到流民的时候说流民是不稳定因素连城门都不开,有地方能接纳流民了又说那都是郡县丁口,好话坏话都让他们说了是吧?

荀悦叹气,“所以走的时候多带些兵马。”

反正已经要得罪人,不在乎更嚣张些。

荀晔:……

爹,您好像崩人设了。

“你父亲说的没错,走时多带些兵马,省得路上遇到不长眼的看你年轻就欺负。”荀爽拿出几片竹简,“这几位需要你去单独拜访,即便他们不来,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荀晔接过竹简,拍拍胸脯道,“叔祖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刚还说着世家大族爱抱团这就被安排去抱团沟通感情了,行吧,他争取把能忽悠的都忽悠过来。

得先有能用的人才能担心底下人拉帮结派,要是手底下没人那还拉哪门子的帮结哪门子的派?

荀悦让他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好就尽快启程,等人走了才没忍住摇头叹气。

傻小子从颍川到京城再到并州也算经历过不少险境,过程中受的苦是半点都不往心里去,结束后就知道傻乐,这记吃不记打的性子到底随谁?

“明光心思简单却敏锐,他没你想象的那么好骗。”荀爽温声道,“你和友若文若都是心思太重,事事都要追求万无一失。可世上没有那么多完美无缺的事情,明光这样就很好。”

大概是族中的教育出了问题,这些小辈一个个的比他们这些长辈还要端着。

读书是让他们明理明智择善而从,不是说事事都得按照书里的标准来。 网?阯?F?a?布?y?e?ⅰ??????ω?ε?n???????????﹒???o??

天下罔顾礼法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