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悄悄返回洛阳把郡守的奏章送到了有司。

就……

小吏何苦为难小吏?

之后青州官署紧急又派另一个小吏去洛阳, 但是太史慈已经把东莱郡郡守的奏章送了过去,负责案件的官员非常有责任心的告诉后来者案件已经结束没必要复核,于是州府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在州府官署当官的会甘心吃亏吗?肯定不可能。

郡守是一郡主官不好绊倒,区区小吏再解决不了那成什么了?

太史慈也知道他已经变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避免被人算计送完奏章后就没回过东莱。

倒也不算欺骗之前那位小吏, 他的确也一起逃亡了。

荀愔慢条斯理的讲着旅途故事, 丝毫不见昨日的急迫, 仿佛身后的三千精兵去北海只是为了游玩,“祸不及家人, 子义远去辽东,他得罪的人也没有不要脸面到难为他家中母亲的地步,于是就被孔融钻了空子。”

太史慈被母亲叮嘱到北海国报恩,他本来没多想,但是被仙风道骨的先生这么一说忽然感觉他和他母亲被套路了。

天下名人那么多,孔北海今天去拜访一个明天去拜访一个,过不多长时间就会有一堆像他母亲一样受宠若惊的人觉得那是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大好人。

可是仔细想想,他离开东莱避难之前已经把家中事情都安排好了,太守大人让他冒险进京之前便允诺会保证好他家里人的安全,他们家不缺登门拜访的那点礼物,反而会因为这事儿导致大家伙儿都想起来他这个得罪过州城权贵的不肖子。

孔北海大张旗鼓的登门拜访只带来了一个后果,如果他们家对北海受难视若罔闻,被天下人指点的就会变成他们。

太史慈:……

不对不对,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孔北海肯定不是这么想的。

不过先生也没有说错,除了孔北海到他家拜访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荀晔没想那么多,他的问题在另一个角度,“太史家在东莱郡,孔北海这么、嗯、以礼待人,东莱太守没意见?”

东莱郡有东莱郡的官,北海国和东莱郡平级,他孔融一北海国相去慰问东莱的英雄母亲算怎么回事?当东莱郡的官都是摆设?

荀愔轻笑一声,青衣玉冠飘然若仙,“孔北海奇逸卓荦溢才命世,天下豪俊皆不能及,屈尊至东莱寻常百姓家中是整个东莱郡的荣幸,谁敢有意见?”

荀晔想想孔融的名气,默默咽下剩下的疑问。

这年头名气大比官大更好用,平级相处时更是直接碾压。

伯父说孔融在黄巾围城那种紧急场合依旧死撑着要援兵主动去救,足以看出孔北海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哦,还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作多情,总之就是全天下都该围着他转。

更可怕的是,到现在为止,孔北海依旧觉得全天下都围着他转是全天下的荣幸,他能给援军救他的机会已经是赏脸,不可能有人看到他受难还铁石心肠不去帮忙。

何等的自恋啊。

棒读.jpg

荀小将军面上一本正经,心里已经开始吐槽谁家耀祖跑了出来。

等等,以曲阜孔氏在古代的影响力,和家里有个真皇位要继承好像没有区别。

还是继续说太史壮士吧。

荀晔敲敲脑壳,策马挪到太史慈身边套话、啊不、友好交流。

听了一路自己光辉过去的太史慈已经能面不改色加入话题,谁年轻的时候没干过几件惊师动众的事情,他和苑陵侯相比还是差远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