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有一部分人觉得卢植之死并非一人之,等将翻身能春秋笔法改写此事。

“主公,有幽州的急信。”郭图快步进屋呈上装信的木盒,“那信使特意叮嘱要主公尽快拿主意。”

虽然不知道信上写的,但能催促家主公尽快拿主意做决定的肯定不好事。

好事轮不大老远送信让家主公做决定,只有得罪人或者有损名声才会急着往外甩。

屋漏偏逢连夜雨,底能不能好了?

袁绍定定的看着木盒,看了好一会儿才取出里面的信件。

如郭图所料,家主公看完信后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果然不好事儿。

“无知小儿,知道添乱。”袁绍低声骂了一句,然后摆摆手让郭图退下,要好好底应对。

卢植死在邺城,身为冀州牧以及罪魁祸首必须得主持厚葬,否则会被天下人指着鼻子骂丧良心。

叶落归根,卢尚书幽州涿郡人,遗体自然要送回故乡安葬。

本风风光光的将人送回幽州,之后如何厚葬便刘虞的事情。冀州牧,连冀州都管不更别管幽州了。

但信上卢植临终前给家里传了话,安排幼子将其俭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衣即可。

卢尚书有四子,但早年幽州动乱不堪,三个儿子都亡于战乱,如今只剩下一个不十岁的幼子卢毓。

小孩子不懂事,肯定父亲生前。

让小孩子幼年丧父,若连后事都要对着干,葬礼上必定会闹的极其难堪。

卢尚书名著海内,年少时拜于大儒马融门下,曾引荐郑玄入门,学成归乡后没有接受州郡的任命,在涿郡收徒教学,师友门徒遍布天下。

人活着的时候或许没有多少联系,如今卢家只剩下一个不足十岁的黄口小儿,卢尚书多年经营下的人脉也不都摆设。

可若真的像卢尚书留给幼子的遗言中的那样俭葬于土穴不用棺椁,和刘虞将彻底躲不开滔天的骂名。

依照遗言不行,不依照遗言也不行,做都里外不人。

……

冀州境内兵戈扰攘,即便有刘虞的帮助袁绍也依旧节节败退。

公孙瓒气势如虹,从渤海出发一路向西攻城略地,如今更在巨鹿郡屯兵三万准备一鼓作气干掉袁绍。

实打实的三万精锐,和那些号称几十万实际上得少个零的大军完全不一样。

大军屯兵之处离邺城不足百里,以白马义从的速度睡太阳晒屁股出发去邺城叫骂,骂上一个时辰都不耽误再回大营吃晚饭。

若非如此,袁绍也不会着急请卢植出山。

万万没卢植死了,“置之死地后生”只出现了前半截,原本没有胜的局面直接变成了九死一生。

然公孙瓒并不高兴。

本可以风风光光的干掉袁绍拿冀州,现在依旧可以风风光光的干掉袁绍拿冀州,但中间却多搭进去一条性命。

意思?袁本初意思?

战场上打不玩阴谋诡计吧?种丧天良的计谋亏的出。

呵,不愧害死全族都能轻描淡写略的狠人,狼心狗肺人面兽心刻薄寡恩残虐不仁,董卓当初没连一砍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