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打常山都没打那么容易的仗,好日子全让并州人赶上了?

张燕吞了九成兵马的并州生气,在山里待的好好的相安无事不行吗?结果可好,给留下的连个零头都没有。

经常抱怨养不活那么多人,但也不能只给留么点儿啊!

黑山军当年号称聚众百万,往哪儿打哪儿关门闭户上供奉求饶,连朝廷都不敢对硬,现在剩不一万的兵够干?

分!

不好,越越气。

公孙瓒捶捶脑袋,脑子里自动冒出“并州有好的”“荀氏欺人太甚”“有本事都去种地”“老子管去死”之类的狠话。

没办法,家飞燕兄弟隔三差五要骂一次,记不住都难。

换个角度,弟兄要跟着能吃饱穿暖不不会跑了?

遇事情别老骂骂咧咧,多从身上找找问题。

实话,山里的条件确实比不外面,人家并州有能理政的能臣有能干仗的猛将,种地能种地打仗能打仗,听识字的话能混个小吏当当,在山里的话也选外面。

在山里吃不饱嘛,人肯定往能吃饱肚子的地方跑嘛,不也为了那点儿粮草在刘虞手底下忍辱负重嘛。

该死的刘虞!休再拿粮草拿捏!

再一再二不再三,受够了被拖后腿的日子,惹急了别怪直接找朝廷表荀氏那个小的为幽州牧。

虽然觉得当州牧也行,但当州牧难度太高,又不袁绍袁术那种只管好不管百姓死活的无良世家子,得顾忌着点儿百姓。

之前看并州种地种的如火如荼,以为那边有神农降世帮忙种地。后听荀氏那小子梦中得仙人传授秘法造福苍生的,又觉得可能那小子神农转世。

种地不容易,小时候也试靠种地自给自足,看现在主要领兵打仗知道试验大失败。

并州那边有荀氏全族,颍川荀氏能人辈出,能把并州治理成百姓安居乐业的样子合理。但那位苑陵侯当初留在颍川临时意,现在不光在颍川站稳了脚跟,大有拿下豫州、兖州的架势。

等解决完眼前的问题亲自去趟颍川,看看荀氏苑陵侯底有多大的能耐。

别“颍川荀氏老家,荀氏在那里数代经营,荀氏子在那里站稳脚跟容易”之类的话,家飞燕兄弟常山本地人呢,也没见常山人多给面子。

总之:受死吧刘伯安!

两个人各骂各的,谁都不管对方在,只管骂痛快了行。

刘备的时候以为两个人在吵架,在时候喊难道为了劝架?仔细一听才发现两个人的驴唇不对马嘴。

额……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公孙瓒喝口水润润嗓子,看刘备直接开门见山,“玄德,我里有个任务要交给。”

刘备拱手行礼,见礼后才问道,“敢问公孙兄,何任务?”

“老师于邺城病逝的消息可知晓?”公孙瓒眸光沉沉,“老师早年征战平乱满身旧伤,两年身体本不甚康健,袁本初和刘伯安欺人太甚,非要老人家舟车劳顿大老远邺城当那劳什子军师。现在可好,命都没了当个鬼的军师?”

刚停下谩骂喝了口水润润嗓子,一开口又停不下了。

刘备张了张嘴,又不知道该如何接,只能等公孙瓒骂完才话,“老师年事已高,此事的确袁本初和刘伯安做的不妥。”

生父早卒,少年时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十五岁外出游学拜卢公为师,二十四岁又随卢公镇压黄巾,在心里老师和父亲没差多少。

卢公病逝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身在邺城附近当然也知晓。

“我给八千步卒,接下的邺城打,任务敢接吗?”公孙瓒捏捏拳头,盛怒之下匪气更盛,“能取袁本初的人头最好,让逃了也没关系,我只要在冀州没有立足之处。” w?a?n?g?阯?f?a?b?u?Y?e?ì????????é?n?②?0????5????????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