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某种尖锐凄厉的嚎叫忽然从外传来,悲哀凄楚,不忍细听;穆祺手上一抖,玻璃瓶敲在木头架子上,当啷一声轻响。

……唉,看来在转向奢侈品路线之前,还得培训培训员工的基本行为素养呢。

刘先生在土屋里折腾了半日,到傍晚才重又走进商肆。他身上到没有什么不详的血渍污迹,只是脸色依旧阴沉。他看到抄写账本的穆祺,劈头只说了一句:

“都是儒生假扮的。”

停一停又道:

“有两个还在公孙弘手下干过。”

穆祺:“……喔。”

刘彻的脸绷得更紧了。要是穆祺对这样的事情表现出过大的热情,他当然会非常尴尬;但如今这样冷冷一带而过,却也叫刘某人极为不快:

“只有‘喔’这一声?你就不怀疑些什么?”

“我完全相信陛下。”穆祺客客气气道:“陛下不怀疑,我就不怀疑。”

“儒生”、“公孙弘门下”,两个要素如此敏感,简直可以让稍有警觉者想象出一千篇一万篇的诡秘阴谋;但正如穆祺所说,在玩弄阴谋权术这方面,你应该完全的相信武皇帝陛下——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好吧,也可以唯二)的登中之登,最疑心最尖刻最没有安全感的角色,如果连他都只是一语带过阐述事实,而非无限延伸上纲上线,跳起脚来怒斥公孙丞相谋逆,那就说明这个事实中确实没有可以一丁点上纲上线的部分;而公孙丞相也是真的冤枉——百分之百的冤枉。

“他们说是为了‘捍卫斯文’、‘攻乎异端’,才要出手对付我。”刘先生寒声道:“一群蠢货,本来也不值得计较。但儒生居然都有了这样的风气,真是荒谬透顶!”

“攻乎异端”。“异端”这个词在儒家理论中的地位是非常重的。当年孟子与杨、墨诸生对喷,喷到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从头到尾也没给人家安个什么“异端”的罪名;一是因为还不至于,二则是因为他们不配——什么叫异端?孔子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只有少正卯这样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的角色,才有资格当“异端”呢。

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对方士的至高褒奖;这意味着他们不再只是弹指可灭的蝼蚁和蛆虫,前进路途中不值一提的小小阻碍;而是足可与先圣匹敌的魔王。儒生必须要精诚团结、才能侥幸战胜的强大敌人。

显而易见,这种判断不是区区几个没有脑子的底层角色有资格论定的;“异端”的说法必定已经在儒家高层流布甚广,才会在言谈争辩中被下面无意听到。而儒家高层竟做出这样的判断,风气当然相当可虑——一般的政敌也就罢了,但如果被公然视为“异端”,那说明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已经完全不可调和,冲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利益,更是理念道统的争夺。 网?阯?发?布?页?ì??????w?ε?n??????????.??????

理念的争夺未必比政治厮杀血腥,但肯定更绵长持久,是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