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谁也没料到,正是缘于研一一年超出常人一倍时间的辛勤劳动,竟让导师注意到袁恒宇的学术潜力,他甚至开始直接邮件袁恒宇,与他探讨未来实验室的前瞻方向,建议袁恒宇深耕其中之一。

时间回到2022年寒假过后的第一次组会,众人正欲各自解散奔赴食堂的中午。

工作狂导师在散会时信手拈来问一句袁恒宇,ICCV文献复现进度何如,同样工作狂的袁恒宇立即公事公办、严阵以待。

倘若一个对人情世故有所知觉的人,此时必然搪塞一番,三两句话简单概括,留待下次与导师单独开会继续切磋,先吃饭为敬,甚至导师本人恐怕都有此打算。

但显然,这是别人,而不是袁恒宇。

他顺势重新打开电脑,深入浅出对答如流:

“我对比了不同网络架构的迁移效果。但是,在复现实验中,我发现原论文的方法在实验室数据集上的表现存在问题。我对风格损失函数做了调整,使模型在3D物体上的风格迁移效果更加自然,有效减少了纹理破碎问题。”

导师原本已要倾身起立,听见袁恒宇的见解,又坐定下来,丢出一根橄榄枝:“这个思路不错,可以再扩展一下。如果我们结合NeRF进行渲染,你认为能不能在3D全景场景的风格迁移上有更好表现?”

袁恒宇用鼠标滚轮迅速地扫了一遍电脑上的资料,沉思片刻,抬头自信作答:“我想试一试。”

这句话,让目睹导师信手拈来单点袁恒宇的于冠朝,不免下意识皱了皱眉——毕竟3D视觉和NeRF正是他的研究领域。

现在,导师公然和区区一介研究生二年级的小毛孩谈扩展,让他情何以堪?

尽管如此,于冠朝的领地意识并不妨碍几个低年级的小硕士、甚至新来的博士生对袁恒宇刮目相看。

他们的刮目相看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虽然袁恒宇一直以来展现出惊人的天选打工人姿态,但他们未尝想过,这个例会时除了汇报便沉默寡言的小青年,竟然得到导师如此青睐,俨然要实现基础劳动力向核心劳动力的转型,更何况,他本科甚至并非来自N大实验室。

第二,他做了他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网?阯?f?a?B?u?页?ǐ????ǔ?ω?ε?n??????2???????????

会议结束后,众人作鸟兽散,杨童等待他们差不多都离开会议室,并目送几个以于冠朝为代表的嫡系出门,听其中一个师姐对于冠朝语焉不详地说:“算了,他怎么可能……”

言及此处,她不再多说,与于冠朝一同朝食堂走去。

杨童眼见他们越走越远,直到消失,才敢轻哼一声,展开他的花痴三连:“师兄,你刚才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你没看于冠朝……”

说起这个名字,杨童刻意放低音量:“他刚才脸气得都紫了,对不起,我看得好爽,我通体舒畅,今天中午要大吃特吃!”

袁恒宇虽不关心于冠朝死活,但于冠朝路过他桌子时,有意无意撞动桌角,惊扰了他稳妥地摆在桌上的手机,这个场景让他很难忽视。

当然,确认手机安然无恙后,他的脑海中立马开始构思3D风格迁移结合NeRF渲染的两种方案。

他没有接杨童的话,而是将电脑和水杯全部整理收拾到背包中——袁恒宇如此沉默和已读不回,杨童早就习以为常。

杨童也不懊恼,安安静静等在门口,看袁恒宇整理桌椅,关灯关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