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她王清莞,本就是心高气傲之人。
唯一的错误,就是自恃才华,想在世上为自己闯出一片天来。
王清莞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过自己的绝世才华。
她玩闹间的随口一吟,都会引起周围人的惊叹,神童之名在京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都知道,丞相有一子,名唤清莞,有不世之才。
只可惜,是个女子。
也幸亏是个女子,否则这王家的将来不可限量。
王清莞又怎么会感觉不到别人看向她双眼中的遗憾和庆幸?
于是稚童年岁的她就咬牙发誓,将来一定会入朝为官,打破女子不得入朝为官这一惯例。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那身为丞相的父亲对她管理开始严格,要求她每隔十日就得作出一首诗篇。
父亲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成材,这正中王清莞的下怀。
一连几年下来,与外界隔绝往来的王清莞在某一天突然感到了厌烦。她怀念起自己幼时的同伴,怀念起自己曾经在人流往来的街道上穿梭的快乐和自在。
备受宠爱的她以为出门这一小小的愿望很容易实现,现实却出乎王清莞的意料。
她的父亲难得发了怒,不仅禁止她出门,还责骂她不好好读书,浪费了自己的一番苦心。
王清莞很是羞愧。
但这点羞愧抵消不了她想要出去的欲望。
在十三岁的上元节,也就是三十年前的今天,王清莞偷偷溜了出去,外面的世界和记忆中是一样的繁华,令人心生向往。
九湘不知从哪里搬出一张凳子坐在王清莞身侧。
刚刚刮过一阵风,簌簌地将梅花的花瓣吹落了一地,二人身上也落了不少,九湘正将怀中的花瓣一片一片地往外捻。
见王清莞突然停住,九湘看向王清莞,等待着接下来的发言。
面前的场景如书中一般所说的那般在她面前展开着,王清莞还没开始欣赏,就听见有人用稚嫩的声音吟着她曾作的一篇诗。
那时王清莞完全不想深究自己的诗为什么会出现在闹市中,因为她的心已经完全被喜悦填满。
居然有人当众吟咏她的诗句?
纵使王清莞早慧,但她毕竟才十三岁,正是虚荣的时候。
直到她的视线越过层层人群,落到高台上站着的人身上,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时,笑容僵在了她的脸上,满心欢喜也在这个时候荡然无存。
身侧有人议论道:“丞相的公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之才,日后前途不可估摸啊。听说丞相还有一女,年少时也曾惊才绝艳,如今却泯然众人,不知这位公子是否也会走上他姐姐的道路。”
旁边有人在放着爆竹,噼里啪啦的声音打乱了王清莞的思考,心绪也如身后的烟火声一样乱七八糟。
他们口中的公子说的是谁?丞相又是谁?如今泯然众人的又是谁?
等王清莞想清楚时,双眼已经喷出了愤怒的火花。
她想要冲上高台揭穿弟弟小偷一般的行为时,却被人捂住了嘴禁锢了手脚。
拦住她的人是她向来仰慕的父亲。
父亲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孩子偷窃东西而生气,他只对王清莞道:“和为父一起回去吧,你上次想要的那个琉璃瓶,为父一会儿就命人给你送过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