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呢?”
“在港毕业后,您为什么不选择回大陆继续发展电影事业,而是选择在没有根基的港洲从头开始呢?是觉得港洲的职业生态更好,还是大陆那边另有隐情呢?”
薄薄的五页提纲,梁眷连第一页都没有看完,就笑着合上。
盯着梁眷唇边的笑容,佟昕然莫名紧张。
说实话,梁眷的感情经历在佟昕然这里一直是个迷。她只知道梁眷与京州的一个大佬,有过难舍难分的一段情,但其中细节她了解的并不多。
佟昕然曾以为,程晏清或许会是梁眷的真命天子,毕竟被誉为导演界的“金童玉女”,如何登对是各位看客有目共睹的。
但在港五年来,任凭程晏清如何围在梁眷身边鞍前马后,梁眷与他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客套又疏离。
今日程晏清帮了梁眷一毫厘,梁眷来日必要绞尽脑汁的将这份情,数以百倍的还回去。
不牵扯、无瓜葛,是梁眷与程晏清相处的唯一宗旨。
崔以欢与梁眷姐妹一心,平日与佟昕然关系虽然要好,但对梁眷从前的往事也是闭口不言。
佟昕然有心了解,却并无渠道。当然,她的这个“想要了解”,并不是抱着八卦的心态,而是为了更好的和梁眷配合工作。
正如眼下,她并明白,这些各方面听起来都很正常的采访问题,究竟哪里惹到了梁眷的逆鳞。
“眷眷,是有什么问题吗?”佟昕然咽了咽口水,问得小心翼翼。
梁眷抬头扬眉,脸上的笑容虽然玩味,评价的却很客观:“写这份提纲的编导挺有水平的,没问一个多余的问题。”
问的是挺好,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每一个问题都与他有关。
自二十岁后,她世界里的一切,都与他有关。
第72章 雪落
做导演并不是梁眷的初衷, 讲故事才是。
大学选择学汉语言文学,是想用文字来叙述;而转行做导演,是梁眷发现——镜头传达出来的感情, 或许会比文字更通俗明了。
世人体会他人情绪之心有敏感迟钝之分,有的人能轻松体会到字里行间的作者留白,而有的人通过生动直接的视觉画面,才能堪堪领悟。
但是对梁眷而言, 故事是怎么阐述的并不重要,纸笔也好, 镜头也好, 有人看后为之喝彩才最重要。
夜深人静,自孕期就注重生活习惯的崔以欢,早已进入了梦乡。
而她隔壁床边的那盏阅读灯,还在散发着柔和宜人的灯光。梁眷靠在床头,手里还攥着佟昕然下午来时带来的采访提纲。
不愿意回答是真,不能不回答也是真。
梁眷拿着彩色标记笔在纸面上勾勾画画,从一百道广袤无边的采访问题里, 斟酌地挑出三十道, 留给主持人做最后备选。
可无论再怎么挑选, 为何改行选择做导演这个问题, 都避无可避。既然避不掉, 不如提前想一个适合呈现给观众的答案。
若要认真细究这个问题, 梁眷想, 时间应该还要回溯到大三那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