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登州的山匪当时闹得很凶,城中水患,府衙抽不出手来管外面的事情。山匪便借此打家劫舍,逢人就抢,根本就没有人管得住。我们知道会有危险,就选了一条绕远的大路,专捡着白天走。最后那天,我们还有不到十里就要进城了,还是碰上了山匪。”

萧翊清道:“你们两人同时被绑,你能逃出来,陈知桐为什么没有和你一起?”

“我不是逃出来的。我被人打晕,醒来的时候扔在京郊,离登州有几十里远。”梁秋鸿道,“我想,我们两个人被绑,却把我扔在这儿,难保不是京城有人等着要我的命。所以我在城外藏了大半个月,等到风声过去,再假装是从登州逃回来。”

萧翊清看着他,说道:“你倒是想得周全。”

“我不周全,我若是多想几分,陈大人就不会死了。”梁秋鸿轻轻摇了摇头,“等我回到京城,去户部报道的时候,才知道陈大人不在了。我后来想,或许我们遇到的并不是山匪,是有人想要陈大人的命。平王殿下,我重提登州旧案,就是想为陈大人伸冤。”

萧翊清的手指停在小几的边沿上,轻轻顿着,没有说话。

陈知桐的名字,在场的三个人其实都很熟悉。京城的世家子弟与皇子皇孙一起长大,陈知桐与萧临彻年纪相当,刚刚开蒙便跟着他做伴读,出入宫闱是常有的事。

萧翊清记得,陈知桐是个很温雅的人。先帝对孩子们要求甚严,教书的夫子留的题目就跟着难起来,小孩子们不会写,都喜欢找他去问。

陈知桐那时不过十五六,课后便在留在书斋里,给他们一篇一篇地讲。下课的时候天还很亮,他总是要等到掌灯时分才能出来。

有一次,萧翊清向先帝说完了功课,从书斋里出来,遇到萧临彻在书房外等着陈知桐。

两人在长街上走,萧临彻抱怨他出来得太晚,何必对这些孩子上心,迟早是要四散分开的。陈知桐却笑,说这些小家伙都怕夫子的手板,能帮一位是一位。

萧翊清看着眼前的人,梁秋鸿明亮而透彻,像是一把大火烧到尽头之前,最为蓬勃热烈的片段。他垂下眼睛,收起眼中的追忆与怀念,却问道:“你在禁军待了将近十年,为什么道现在才说?”

梁秋鸿道:“殿下,史檬之事牵连甚众,太子与三皇子身在其中,顾不得往日的把柄。陈大人的案子紧连着周侍郎,如果想要做点什么,现在才是绝好的机会。”

把梁秋鸿送出了门,黎越峥向傅行川问道:“登州的情况,当年到底是如何?”

当时傅行川从北关打完仗回来,还没到京城,先接到了陈知桐的急报。 网?阯?f?a?布?Y?e?ì???ù???ē?n?????????5???????M

这个人他不熟悉,但在风评一向不错,于是相信了他的话,调转方向去登州救援。等他到的时候,登州的事情其实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堰塞湖决堤的口子都堵上了,又逢雨季过去,不会再发洪水了。

只是民情激愤,府衙又没有能力去管趁火打劫的山匪,才会闹出这么大的乱子。傅行川带人很快平息了乱局,跟周丞海一起回京复命。

傅行川有道:“但没想到刚进京就听到了陈知桐的死讯,闻侯爷大怒不已,指责周趁乱下黑手,在京城折腾了一阵才平息。”

“陈知桐身亡,其意却在于闻阶,”萧翊清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又道,“闻阶的这几个儿子中,一直没有非常出挑的。所以他很看重陈知桐,想要将来把侯府交给他。萧临彻被关进陪都之后,牵涉其中的人基本都问斩了。陈知桐还能做官,八成是因为闻阶的多番保护。闻阶这样爱重侄儿,便是授人以柄。”

黎越峥道:“你是说,陈知桐的死,是有人要挑拨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