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不等你一起回冯翊了。”

说完,不等温幸妤回答,就转身挥手,回了香坊。

温幸妤:“……”

她叹了口气,面色发窘的看向一旁站着的祝无执。

不知道他听见了几句。

一想到他听到方才秦钰说的话,她就恨不得把头埋土里。

祝无执目光扫过女人薄红的脸,似笑非笑:“行了,跟我回吧。”

温幸妤胡乱点了下头,跟在了他身旁,朝客栈走去。

一路无话。

秋光醇厚柔润,街市喧哗热闹,桂花树上淡黄的花瓣飘扬,坠入烟火人间,荡起一片清甜花香。

一切是那么的虚幻又美好。

*

秋闱放榜不过半月,同州就发生了几件大事。

先是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敲响了府衙外的登闻鼓,状告通判三年前秋闱徇私舞弊。

通判将人请进府衙,隔日便传出乞丐暴毙的消息。

不久市井传言,那乞丐乃韩城人,是三年前参加秋闱的学子,一朝落第,受不了打击,时清醒时疯癫,近日意外得知自己是被人恶意顶替,故而上门申冤。

哪知冤没申成,却丧了命。

不少百姓猜测,是那通判杀人灭口。

而后这流言愈演愈烈,不少学子自发于府衙门外聚集,要求知州彻查,还那枉死的学子公道。

知州无奈,只得暂且羁押通判,下令彻查。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不过十来天日子,就查明真相。

三年前那学子本该是秋闱榜上八十名,却惨遭一富家子弟顶替。而这其中的始作俑者正是通判。

拔出萝卜带出泥,知州复核今年秋闱答卷,发现了另一桩换卷案——王岐收买通判,换了陆观澜的答卷。

此事掀起轩然大波,还在温柔乡里的王岐,被直接押入大牢。

王岐母亲大闹府衙,情绪崩溃之下言“王崇是我儿父亲!”

一石激起千层浪,知州惊骇之下上报转运使,转运使连同提刑官自京兆府赶来,亲自彻查。

不久,提刑官从通判府邸主院的墙面里,砸出数万两白银,而后又在书房密室搜到珠宝若干,以及跟京城枢密使王崇来往的密信。

任职三年,通判给枢密使送了上万两银子。

皆是受贿证据。

牵扯到枢密使,不能直接定案。

通判被暂关府衙大牢,转运使林维桢上报朝廷,只待不久押解入京,由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复审。

一直到了十一月,此事总算告一段落。

至于真相是不是真的真相,无人知晓,也无人在意。

祝无执拿回了名次,温幸妤喜不自胜,掰着指头数回京的日子。

*

冯翊的冬天很冷,北风夹着大雪,扯絮般下了好几天。

天地朦朦胧胧的一片,城外的山峦、树林,以及城中的房屋仿佛都化成了虚影,四处白茫茫。

知州府邸梅林小亭,祝无执、李行简,连同知州朱良畴围炉而坐。

朱良畴看着面前气度不凡的年轻人,举起青瓷酒杯,温笑道:“世子就是世子,果真足智多谋,算无遗策啊。”

这次拉通判下马,可谓是一环套一环,根本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

王岐乃王崇当年外放时,春风一度留的种。王崇是出了名的惧内,为了保住外室和儿子,十八年不曾见王岐,只每年定时差人送银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