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盟主,但不过一介匹夫而已,就是放任不管,也成不了多大气候,只要朝廷下定决心,腾出手来,一力进剿,不怕不能平定。但翟广不同。

陆宁远与翟广曾经交手,对他所知或许比别人更深,知道他为人沉毅又有韬略,麾下多敢战之士,上下一心,最重要的是,翟广在民间影响极大,可以说是深得民心。对如此之人,如果不能斩尽杀绝,只要稍不留神,让他逃出一条生路,缓过一口气来,他必会卷土重来。

上一世陆宁远为了剿除他,就很是废了一番周旋,而且最后能够取胜,也是占了所部朝廷兵马乃是他从江北带回、身经百战,武器装备也远胜于这些叛军的便宜,若非如此,恐怕还要再多几分波折。

因此他深知平叛的关键不在扎破天,而是在翟广身上。与其布下伏兵,阻拦扎破天入黄州府,不如趁着自己所部兵马还没有为叛军所探知,出其不意奔袭翟广,防止其在大同镇得到兵粮补充之后又远遁深山。

他筹谋已定,便率人直奔大同镇而去。

翟广显然只关注着邹元瀚的动向,不知道还有他这一支人马,以为官军还离着很远,运粮时竟然没有以重军护卫,大军与粮草脱节甚远。

这是一个重大失误,原本远称不上致命,在过往翟广与朝廷兵马交手的过程中,类似的事也发生过许多次,但大多都能囫囵过去。有时他自己察觉到了,事后庆幸邹元瀚没有能够有所反应,有时就连他自己也没能意识到,便就此毫无所觉地安然过关。

可是这次他遇到的是陆宁远,任何一点错误便是灭顶之灾。

陆宁远从探知翟广动向,到广派斥候摸清他各军调动情况,再到忽然出现在他运粮队伍附近,总共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在此期间,翟广甚至还不知道朝廷官兵当中多了这一支队伍,更不必提知道这支队伍已欺近自己身侧,直到前面有士兵灰头土脸地跑回来,翟广一眼认出他是负责押运粮草的兵士的前一刻,他还茫然不觉。

陆宁远因所部人马太少,虽然奇袭了翟广的粮队,但不可能将这些粮食带走。而翟广派去押运粮草的士兵虽然不是什么精锐,却也有两千余人,一旦他们反应过来,开始组织有效反击,战况便会陷入胶着。因此即使陆宁远自己也不可谓不缺粮,但无奈之下,只得趁着叛军措手不及时,命军士四处点火,将这些大好的粮食烧个干净,然后便干净利落地引兵而退。

等翟广匆匆率大军赶到时,陆宁远去了已有小半个时辰,翟广甚至不知道袭击他粮草的官兵是哪一路,问活下来的残兵,都说不认识,只有一个看见了面“陆”字旗,除此之外一问三不知。翟广念叨着“陆……陆……”却也想不起平日常交手的官军当中有哪一员将领姓陆。

但现在不是思索这个的时候,他只懊悔片刻,马上想到:为什么这队官兵烧了自己粮草之后,没有乘胜攻击自己所在中军?想来想去,恐怕只有一个原因——这队官兵一定是人数不多,不敢与他硬碰硬,打过一仗后就退往别处,等待着后续援兵。这说明邹元瀚的主力的确还没到,留给他的时间还有,接下来该往哪去,必须早做打算。

现在余粮不多,再去四周买粮恐怕要用很久,不足以支撑大军,原本计划的将官军绕死在深山里的打算恐怕已经无法施行,只能另谋出路。翟广沉思片刻,又叫来宋鸿羽几个一番商讨,最后决定往西北而去,看能否在邹元瀚赶到之前再攻破一二州县。

筹划已定,他一面召集各将领做下布置,一面着人打探附近有无官兵痕迹,想要在大军云集之前找到这一军的位置,先将其歼灭,既可以坏官兵部署,也能报今日一箭之仇。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