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把案件梳理完,移交提刑司,便好好参上一本!只恨这阳谷县令在县里为非作歹,收取贿赂,自己却要跟着一块请罪。
不过反话正说,阳谷县虽出了一个横行乡里的西门庆,一个贪污受贿的县令,却也出了一位敢为乡亲请命,不畏强权,不惧暴力,友爱乡里的义士少年,到时写奏疏时多写正面典型也就是了。
想到这,陈文昭的面上和气了几分,吩咐几人下去,叫这位阳谷县的义士少年陪坐问话。
武大惴惴不安的看着潘邓,和其他几个乡亲一同走了,在外面等着他一起回县。
只留下潘邓和府尹陈文昭一起回了后堂。
第15章 少年潘义士
不似县衙之上那么威严,私下里陈府尹倒是个宽厚人,就算是面对潘邓这样的小民,看着也有几分亲切。
陈文昭见他年龄不大,便问他出身,是做什么的。
得知潘邓年幼失怙,藐然一身,只在阳谷县认了卖茶妇人做干娘,便也唏嘘,“我见你小小年纪形容举止,进退有度,不料你竟身世坎坷……”说完又问潘邓可曾读过书。
潘邓便把自己去学堂蹭课的成果说一遍,在府尊的考校中磕磕巴巴地背了。
陈文昭心中可惜,这样灵光的孩子竟不读书科举,后又想到当朝蔡相专政,早已不是凭借学识取士的朝廷,便也作罢,又问起他这次案件的经过来。
府尹大人面前,潘邓怎敢造假,将来龙去脉一一说了,只隐藏了自己与主簿私下会面一事,将主簿和县丞描述成了为国为民的好官。
陈府尹也点点头,“你小小年纪,便临危不惧,不怕强|暴,敢为乡亲出头,以一少年人之身,能不顾自身安危勇斗恶霸,造福百姓,当得上‘义士为民’四个字。”
说着让佐吏把他早让人做好匾额拿进来,上面的布面一掀,正是‘义士为民’!
潘邓睁大眼睛看着,就要跪下谢府尹恩重,被陈府尹一直手拉起来了,“你这少年人怎么回事?怎么动不动就要跪?”
潘邓满目感激,“多谢老父母!”
陈府尹面色和蔼,“府里面出了义士,本府自然要嘉奖一番,你且回去,我叫佐吏领两个都头跟你走一趟,叫他把这牌匾放到你家堂上,还有本府表彰的白金,也好让你家有个荣耀。”
潘邓千恩万谢,随着三人出了府衙,和等候他的乡亲一同回了阳谷县。
这一路上乡亲已把他那块匾额看了又看,到了阳谷县更是到处宣扬,紫石街的气氛像是在过正月十五,闹闹哄哄各家都出来道喜,王婆更是喜庆的连新衣裳都穿出来待客,姚二郎,胡正卿提议着要他家操办起来,得了府尊的嘉赏,岂不是得办个三天的流水席?
潘邓不想这样宣扬,推脱一二。但是他也知道,陈府尹这般嘉奖多也是为了掩盖县令治理不力,县里恶霸欺压乡民的劣迹,欲借着热闹遮掩一番,便也就答应在自家院子里支了几桌,请了他们本县的四司六局操办宴席。
这四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