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编辑说道:“就差这一个稿子了,今天晚上让他们弄完,明天全部截稿,再把剩下的稿子送到连朋那去,他那边就能安排了。”
潘邓很满意,“这期规划得好,咱们稿件也足,以后咱们的刊物里按照每刊两张海报来排,你多上心。”
沈编辑连忙点头应下,“这是文章广传的事儿,不敢不尽心。”
潘邓就离开了书坊,没回衙门,直奔家去。
早十多天前,他便在东七街又盘了一个店铺,一个小摊位。
都是代别人租赁,店铺起名叫“君子竹编”,那小摊起名叫“武大郎炊饼”。
第38章 第四期出版
君子竹编专门卖竹编纪念品,东平府如此旺盛的旅游业,怎能不卖纪念品?正好又有竹口村全村学竹编的加工市场,他便传信给竹口村朱保正,要他参详。
朱保正自然是无所不应,潘押司给的主意,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当即就拍板了,选地址,定店铺,和林师傅商量编什么小物件卖,又在潘押司的建议中忐忑地定了价格。
果然店铺开业之后,竹编小物件卖得极快,经常有上货之后一天销售即空的,叫竹口村民喜也不是,愁也不是,只一个个挑灯夜编,想要趁着这蹴鞠赛的东风多赚些钱呢!
那店铺对面的小摊子则要是给武大郎准备的。
潘邓叫小郓哥去问过武大郎,东平府繁荣,如今又办蹴鞠赛,东七街每天更是人山人海,在街上租个摊位卖寿桃,定能比从前挑着担子卖炊饼赚钱。
他本已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没想到武大郎答应了。
武大一开始确实是想拒绝的,但不知怎么的,一提起东平府,他便想到了那日在庄严的府衙上见到的那位东平府陈大人。
在这位大人府中讨生活,必定能平安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便带着一家到了东平府,在城边上赁了个小院。
潘邓先回了自己家,和王婆说了武大的弟弟已回了阳谷县这件事,千叮咛万嘱咐,不可得罪了这个“恶客”。
不由得他不小心,这可是在平行世界将王婆拎去官府,把她活剐了的狠人!
“你净瞎操心,他那兄弟就是个地罗刹,离咱家八百里远,我自不去招惹,又能怎的。”王婆颇有些不耐烦,她又不是三岁小孩,怎还车轱辘话来回说,一遍遍叮嘱。
那武松再怎么的,也在阳谷县呢,武大虽搬来东平府了,离她家十条街那么远。她平日在家待着,时不时去店里瞧瞧,也见不着呀!
潘邓又语重心长道:“也不能再做马泊六了。”
“已不做了!直娘贼!你好好上衙不去,专门大中午回来就来找你老娘不痛快是不是!”
潘邓见了放心不少,又去找武大了。
武大正在摊子上卖寿桃呢,那寿桃一个个摆上,秀气可爱,也是东七街一片亮色,是个人人都爱的甜味素点心,劲道的外皮,软绵的豆馅,吃了没说不好的。
更别说做成了个桃子状,白中透红,寓意也好,拿了油纸包着,走在路上就能吃了,府中居民,外地来客,来了东七街上没不买的。
武大忙着给客人包桃,见潘押司来了,老实的脸上露出笑容来,潘邓便告诉他武松已回来这事。
武大顿时愣住了,“哎呀,我家二哥回来了……”
他那浑浊的眼里流出泪来,“我两个兄弟几年没见了,真没想到他能回来,我在家里天天想他念他,怕他在外面吃苦,又怨他不在家中……”
武大说着,情难自抑,“我得回v娱演阳谷县找他!”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